温敏皇后苏氏,国公苏冶之女,鸿启五年,年仅十三岁的温敏皇后与鸿启帝大婚,赐居椒房宫,鸿启九年三月初十,诞太子姜炜,鸿启四十三年崩逝于椒房宫,帝上谥号为温敏皇后,盛文帝加封其为“昭德懿敏皇后”温敏皇后在位期间,以其贤淑和智慧赢得朝野上下的一致赞誉,她倾心于儒学,常与鸿启帝探讨国政,其见解深刻而独到,时常为朝政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也为女子从政树立了典范。
史书短短几句话概括了她的一生,世人只记得“昭德懿敏皇后苏氏”却不知她的名字,云昭,这是她的父亲亲自取的名字,意寓如云彩般温婉,又如朝阳般昭明,当她去世前,她仿佛看到了从前的自己,那时的她还没有入宫,天真烂漫,在父母的庇佑下,依旧满怀希望和梦想,一切都被那道入宫的圣旨打碎了,然而,苏云昭从未让那些失落与哀愁显露于外,她只能慢慢的收起脾气,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后,和皇帝共同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帝国。
当看到许氏几乎是以皇后之礼入宫时,她心中涌起了一丝波澜,皇上对许氏的宠爱溢于言表,亲自安排的宫殿,嫌弃俗气给她改名为永乐宫,宫内的一切布置尽显匠心,连细枝末节都透着皇上的宠爱,曾经她经过永乐宫时,里面传来皇上和许氏的笑声,许氏就那么坐在秋千上,皇上甘愿为她推着秋千。
后来和瑾皇贵妃陆氏入宫,那时的陆氏张扬无比,父亲又是手握实权的吏部尚书,当然是瞧不起自己这个国公的女儿,毕竟在她大婚后,国公已经彻底没了实权,不过是个空壳子,皇上对许氏的宠爱,陆氏对后位的虎视眈眈,让她感觉心力交瘁,皇上独宠许氏让她感到害怕,于是答应了陷害许氏一事,她当然知道与虎谋皮不亚于自寻死路,可她实在看不下去了。
她和陆氏拿着证据跪在地上,说许氏施行巫蛊之术,尽管人赃俱获,皇上还是没舍得动手,甚至都嫌地上凉不让她跪,随便找了个理由揭过此事,自己也被皇上冷落许久,后来她生辰皇上亲自操办,也算是给了她面子,没让自己在大臣命妇中丢人,很不幸的是当晚便遇到刺杀,她回头时,只看到皇上为了护住许氏,不惜用自己的肩膀挡那一刀,苏云昭再也看不下去了,只能把自己的少女心事按在心底,谁不想和自己的丈夫和和美美,可惜自己的丈夫是一国帝王。
又一万寿节,许氏之父镇南王谋反被抓,当晚许氏去世,次日巫蛊之祸被翻了出来,杀了很多人,操办许氏葬礼的时候,她看着高高在上的皇上,眼中冰冷一片,毫无从前的爱意,和之前的消息串联起来,她仿佛懂了,身上不禁打了个冷颤,许氏的突然暴毙,永乐宫所有侍候着全部被杖杀,镇南王因巫蛊一事被诛九族,许氏好像突然消失了一般,皇上不允许任何人提起许氏的名讳。
许氏是被皇上杀的,苏云昭想到这里,越发感到恐惧,枕边人,就那么死了,他心中竟毫无波澜,强压心中的恐惧之情,把葬礼办的空前盛大,当时的皇上说她和皇上心有灵犀,那时的苏云昭便已经知道了他们正式成为了政治伙伴,而不是简单的帝后。
后来皇上把后宫所有事务交给了她,让她全权做主,当年嚣张张扬的陆氏也在他父亲贪污一事,彻底沉寂了下来,后宫就她们二人越发冷清,皇上很少入后宫,也只有那么两个互相说说话,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和曾经讨厌的人坐在一起,谈论杂事。
让她真正感觉到自己和皇上在同一战线的是,那时皇上亲征,太子不过四岁,皇上竟放心让自己监政,尽管还有其他人辅佐,但自己也算是从后宫中抽离出来,皇上经常和自己谈论政事,而她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皇上对女子的偏见,她不想所有女人和自己一样,被困在一个院子里,究其一生所走过的路不过是娘家与婆家。
后宫陆陆续续进了不少人,明明自己和她们差不多大,但她感觉自己已不再年轻,终究是没她们那样有活力,庶人张氏被封为淑妃时,嚣张姿态比之当年的陆氏更甚,她的祖父是皇上最信任的大臣,皇上也答应过会让张氏好过,后宫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死去,那些年轻娇艳的嫔妃,有的还没见过皇上,便已被淑妃了结了,自己不是没为她们讨过公道,只是皇上不愿为了那些女人收拾张氏,张氏就这样在后宫嚣张数年,无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