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妃和淑妃中毒一事在后宫掀起轩然大波,皇帝林羽严令李公公尽快查出真相。与此同时,嫣嫔在后宫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她的受宠引起了其他嫔妃的嫉妒和不安。
在锦妃宫中,锦妃与柔妃再次相聚,两人忧心忡忡。锦妃眉头紧锁,在殿内来回踱步,手中的帕子被她绞得不成样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妹妹,这嫣嫔受宠的速度如此之快,实在是令人费解。我总觉得她的出现绝非偶然,会不会与敏妃她们中毒之事有关?你瞧瞧,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得太过蹊跷,让人不得不心生疑虑。我这心里啊,就像揣了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的,怎么也踏实不了。”锦妃满脸焦虑,额头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分。
柔妃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微微蹙着眉,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姐姐,此事尚无确凿证据,咱们确实不能妄下定论。但嫣嫔的种种行径确实值得咱们多加留意。说不定她背后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在支持,又或者她自己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姐姐,这后宫的争斗向来复杂多变,咱们可得小心谨慎,切不可鲁莽行事,以免落入他人的陷阱。”柔妃的目光中透着一丝担忧,她轻轻拍了拍锦妃的手,试图让她冷静下来。
锦妃停下脚步,望着柔妃,眼中满是无奈:“如今后宫人心惶惶,咱们必须小心行事。也不知道李公公那边调查得怎么样了。但愿能早日水落石出,还后宫一个安宁。否则,咱们这日子可没法过了。这敏妃和淑妃平日里虽与咱们不和,但如今遭此毒手,也实在可怜。这背后之人如此心狠手辣,真不知下一个会轮到谁。咱们在这宫中,就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锦妃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深知后宫的残酷和无情。
而在另一边,慧嫔也在自己宫中与宫女香菱讨论着当前的局势。
慧嫔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书,眼神却游离不定,一脸忧愁地说道:“香菱,你说这嫣嫔到底是什么来头?感觉她一来,这后宫就更加不太平了。这敏妃和淑妃中毒的事情还没解决,她又冒出来争宠,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这心里总是觉得不踏实,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这后宫的争斗何时才是个头啊,我只盼着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想卷入这些是非之中。可如今看来,怕是难以如愿了。”慧嫔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无奈和迷茫。
香菱站在一旁,低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娘娘,奴婢觉得这嫣嫔来者不善,咱们还是尽量避开她为好。她现在正得宠,咱们可别去招惹她。万一不小心得罪了她,可就麻烦了。这嫣嫔看似温柔和善,可谁知道她心里在盘算着什么。娘娘您可千万要小心啊,这后宫中的人,大多都是笑里藏刀,咱们不得不防。”香菱的脸上带着一丝恐惧,她深知后宫争斗的残酷和危险。
慧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放下手中的书,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只是这后宫就这么大,想要避开又谈何容易。咱们不招惹她,说不定她还会主动来找咱们的麻烦。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在这宫中,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我真是有些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时候我真希望自己能离开这是非之地,过上平静的生活。”慧嫔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就在众人猜测纷纷之时,李公公终于有了新的发现。他急匆匆地来到皇帝面前,跪地说道:“皇上,老奴经过一番调查,发现敏妃和淑妃中毒之事似乎与一位叫宁贵人的有关。老奴已经掌握了一些线索,但还需要进一步核实。只是这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老奴一时也难以断定。还望皇上恕罪,给老奴一些时间,老奴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李公公的脸上满是汗水,神情紧张,声音也有些颤抖。
皇帝脸色一沉,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地盯着李公公说道:“宁贵人?朕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人?她是何背景?为何要对敏妃和淑妃下毒?这后宫之中,竟然发生如此恶毒之事,朕绝对不能容忍。李公公,你速速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朕查清楚,不得有丝毫隐瞒。若有半点差错,朕唯你是问。”皇帝的眼神中透着威严,声音中充满了愤怒。
李公公赶忙解释道:“皇上,这宁贵人进宫时日尚短,一直未得圣宠。她出身卑微,在宫中备受冷落和欺凌。可能是因为心中积怨已久,才会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情。但老奴觉得此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还需要深入调查。老奴怀疑宁贵人背后可能有人指使,否则以她一人之力,恐怕难以做到如此周密。”李公公低着头,不敢直视皇帝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