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也,果然一点就透。”朱由检满意地夸赞道。
朱由检的这番启发和点拨,如同在希特勒心中种下了一颗战略思想的种子,深深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在往后的战争岁月里,希特勒始终将资源的考量置于首位,几乎分分钟都在精确计算着德国的铜、石油等重要资源还能够支撑德军使用多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胡子的战略思想深受朱由检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主导了他一生的战争生涯。
在朱由检的大力支持下,德明两国联合组建的工程公司迅速在俄罗斯展开了大规模的公路修建工程。通过这项合作,两国从俄罗斯换取了大量宝贵的资源,极大地充实了自身的战略储备。
然而,给俄罗斯修路这一举措,在德国国内引发了一些争议。部分德国爱国人士强烈批评,认为工程公司的这一行为无异于资敌,会增强俄罗斯的实力,对德国未来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面对这些压力,朱由检并未退缩,而是坚定地继续承接俄罗斯的修路工程。
私下里,朱由检找到希特勒,神色凝重地分析道:“你要知道,俄罗斯境内的公路状况实在太差,这对于行军作战和后勤保障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因素。一旦未来两国爆发战争,德国若发起反攻,必然会受制于这种恶劣的交通条件。没有良好的道路,德军的后勤物资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运往前线,这将严重制约德军的作战能力。”
朱由检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其次,俄罗斯国土广袤无垠,道路泥泞不堪。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公路网络,德国的军需物资又如何能够快速、顺畅地运抵前线呢?缺乏物资保障,德军就难以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一旦战争陷入持久消耗,未来的局势便充满了不确定性,德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说到此处,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接着说道:“最后,我们现在看似是在给俄罗斯修公路,实际上,这些公路未来德国也能够加以利用,本质上是在为自己修路。记住,一定要多修几条能够直达莫斯科的公路,以便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希特勒看着朱由检一脸的坏笑,瞬间心领神会。从那以后,德国国内反对给俄罗斯修路的言论渐渐销声匿迹。
除此之外,朱由检为了进一步掌握俄罗斯的情况,还暗中命人在修路的队伍中巧妙地安插了大量间谍。这些间谍如同隐身的触角,深入俄罗斯的各个角落,将公路两边的地形地貌全部详细地绘制成为地图。地图上,对仓库、要塞、防线、河流、水井、村庄、驻军等关键信息都进行了精准的标注。而这一切,俄罗斯的统帅约瑟夫却浑然不知,依旧沉浸在俄罗斯一统欧亚的美梦中,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