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土豆玉米还有红薯等着士兵来拉走,计一舟跟小队长就看着他们,站在一旁聊天。
宁元昭将一沓纸从两人身后递了出来,在他们同时转身看向他的时候,他稍微有些不太高兴地挤上前。
说话就说话,靠这么近做什么。
又不是年龄一大把了听不见。
烦。
不高兴了,要哄!
计一舟挑眉轻笑,看着紧抿着唇委屈巴巴眨着狗狗眼看向自己的宁元昭 心头一软,悄悄捏了捏他的手指。
哄好了,高兴了。
被顺了毛之后稍微没那么委屈的宁元昭把纸递出去给小队长,“这里面都是一舟整理的新种种植方法,沤肥的法子里边也有,你带回去吧。”
以防计一舟被三天两头的被人骚扰,问新种的种植方法,两个人闲着的时候就把这些写了出来 。
就连种土豆要挖多大的坑比较合适,计一舟都让宁元昭照着资料上说的抄了下来,力求涵盖每一个细节。
小队长感受到了一丝丝敌意,却不知这敌意从何而来,还摸不着头脑呢,怀里就被塞了一沓纸。
应该是他感觉错了,这两人怎么可能会无缘无故对他有敌意呢?
肯定是自己多想了。
拿着一沓纸随便翻了翻,不敢太用力,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自己给整坏了,回去不好交代。
小队长冲两人拱了拱手,“劳烦二位了,若种子推行顺利,那咱们大庆必然不会再有饿死的百姓,二位将是大庆的大功臣。”
宁元昭虚虚抬了一下小队长的手,“大庆子民,应当如此。”
马车装载着重物在乡间小路上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小队长带着队伍走了,秋收到此落下帷幕。
忙过了秋收,大家依旧是该上山找山货地找山货,该囤柴的开始囤柴。
这两年宁家村大部分的人家里都修了火炕,今年分了冰钱之后剩下的人家里也把火炕安排上了。
今年村里的柴都快要不够用了,计一舟他们都没收到多少村里人卖来的,几乎都是外村人挑着柴赶过来卖。
他们已经决定好过了年就去县城,送宁元昭去县学安心备考。
县学通常在每年的二月开学,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会选择吉日开学。
过完年,计一舟就把帮着管事的几个人全都叫到了家里。
“你媳妇身子好些了吗?”计一舟让大家都自己在堂屋找位置坐下,等人到齐之前偏头问了问田四喜。
田四喜看着傻呵呵的,挠挠后脑勺呲着个大牙直笑,“承蒙东家关心,她去年喝了一年的药已经好了许多,大夫说她现在就还跟之前似的吃着温补的药,说不定明年就能怀上个崽子了。”
村里人还是很重视子嗣后代,只有少数是对儿女一视同仁不偏心的,却没有一个是完全不想要孩子的。
像田四喜他们家这样情况的人家更是如此,他们分出来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有,到了宁家村相当于是从头开始,要是可以生个儿子出来,家里就能多出来五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