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新闻舆论与财务丑闻(1/2)

>>>

“《纽约时报》和《纽约论坛报》的反应比想象中平淡。”

原本以为会强烈抗议的这两家报纸,

最近反而刊登了支持《华尔街日报》的文章。

看着它们那明显的心思,杜鲁门撇了撇嘴。

“这些狡猾的家伙。”

想必是因为不想因几张报纸就与《华尔街日报》闹僵,

而且背后我们的FK对冲基金撑腰,所以他们的情绪得到了控制。

詹姆斯也一脸惊讶。

“少爷,这……”

“这次算是他们想息事宁人,友好相处的表现吧。

那些像泥鳅一样的记者,就怕他们耍心眼。”

记者和政治家一样,都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群体。

或许是因为长期与权贵打交道,他们不仅眼光敏锐,还很会审时度势。

想必他们心里明白,一旦与《华尔街日报》作对,自己也讨不到好。

“不过原本因为《纽约时报》规模较大,我还挺担心的,看来是多虑了。

查尔斯·道和那边主编关系好,这事儿看来不假。”

“问题在于那些报童。”詹姆斯眼神黯淡下来。

被派往包括哈佛在内的8所东北部名校的报童,

因之前的骚扰事件,正遭受舆论的猛烈抨击。

杜鲁门看着《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指责报童的文章。

“哈,够狠的。”

不能用现代中国的思维来衡量此事。

美国可是个国民能持枪自卫的国家,

民众有权拥有枪支,枪支使用也较为自由。

那些在贫民窟发报纸的报童,确实面临着生命威胁。

詹姆斯压低声音说:

“少爷,遭受舆论抨击的报童,肯定会拿《华尔街日报》开刀。

咱们不如先下手为强,起诉他们怎么样?”

“詹姆斯,你的眼界太窄了。”

啪——杜鲁门把叠好的报纸重重扔在桌上,

皱起眉头,詹姆斯脸上顿时充满紧张。

但杜鲁门心里却暗自咋舌。

“一上来就起诉,反而落了下乘,那是下下策”

偶尔从詹姆斯内心深处冒出来的这种极端想法,

总能让杜鲁门这颗小心脏砰砰直跳。

当然,如果这种极端手段有效,杜鲁门也不介意使用。

但这次报童的事情,要是用极端方式解决,未来肯定会被掣肘。

“詹姆斯,换个角度想想。

我们无偿为那些可能被哈佛等名校起诉的报童提供律师等司法支持,

这不更能制造大新闻吗?”

詹姆斯一脸疑惑,眉头拧成八字。

他似乎觉得起诉更好,

还时不时偷偷摸摸地摆弄早已准备好的起诉书。

……嗬,还在这儿装糊涂呢。

“起诉报童确实是最有效率的办法。

但要是我们和哈佛联手起诉报童,

那关于《华尔街日报》的舆论可就全毁了。”

“……”

而且报童们很有手段。

普利策的《纽约世界报》就曾因报童罢工遭受严重损失,气得跳脚。

倒不如我们在哈佛等东北部名校起诉报童时,出面保护他们,

这对《华尔街日报》树立良好舆论形象更有帮助。

毕竟谁也不知道美国未来的栋梁之才藏在哪里呢。

我觉得好名声比恶名更有价值。”

“好名声……您是说声誉吗?”

“嗯,我有种预感,可能很快又要和克里斯见面了。

詹姆斯,你是伦敦人,一想到要和他这个爱尔兰人见面,心跳是不是都加快了?”

“……是我考虑不周。我马上联系大型律师事务所,尽快采取行动。”

“好,我们就当他们的后盾。”

最终,斗志昂扬的詹姆斯微微鞠躬,离开了杜鲁门的办公室。

杜鲁门微微一笑,没想到和詹姆斯一来一往的互动还挺有趣。

哈欠——

“最近太忙,好像昨晚没睡好。”

最近太忙,很快就觉得困倦。

杜鲁门靠在椅子上,眼皮渐渐耷拉下来。

叮铃铃——

“……哎呀,烦死了。”

被这刺耳的电话铃声吵醒,杜鲁门烦躁地拿起听筒。

尽管脸上满是不耐烦,嘴里却还是吐出温和的声音。

“我是FK对冲基金的杜鲁门·摩根董事。”

“董事先生,非常抱歉。

实在是有紧急情况,所以冒昧打电话给您。

我是《华尔街日报》的查尔斯·道。”

听到查尔斯·道急切的声音,杜鲁门瞬间清醒,迅速坐直身体,拿起钢笔和便签纸。

啵——

“道先生,冷静点,慢慢说。什么紧急情况?”

“收到一封举报信……感觉像是关于公司财务造假的内部举报。”

咯噔。

杜鲁门差点下意识地把听筒掉在地上。

杜鲁门赶紧稳住心神,重新把听筒拿到耳边。

“财务造假?到底是哪里,规模有多大?”

“这……”

听筒那头,道先生停顿了一下。

但他接下来的话,让杜鲁门的脸瞬间僵住。

“可能会引发大规模丑闻……”

“你现在在公司对吧?我马上过去。”

砰——

杜鲁门扔下听筒,抓起外套,猛地推开椅子冲了出去。

>>>纽约曼哈顿:《华尔街日报》总部的财务危机

1898年2月,纽约州曼哈顿,《华尔街日报》总部。

“《关于美国铁路公司和信托公司问题的思考》,

这与其说是举报信,倒更像是……大学论文的一部分。”

“现在的大学论文都这么犀利吗?”

“副标题写着是关于‘恐慌’的论文,当然犀利了。”

查尔斯·道皱着眉头,晃了晃那堆参考资料。

这篇论文引用的参考资料中,大量附上了美国铁路公司和信托公司的财务资料。

杜鲁门大致浏览了一下查尔斯·道整理的简易报告。

“非流动资产……是房地产啊。

这应该是修建横贯大陆铁路时,

从国家那里免费获得的铁路铺设土地,还拿债券玩了不少花样。”

“您看这里,火车车辆项目也算非流动资产。光是折旧就有大量资金流出。”

“这简直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啊。

最近铁路公司通过信托方式合并,

资金短缺,连现金资产都被吃得一干二净。”

一股恶臭扑面而来。

粗略看了一下,涉及的公司就有几十家。

募集公告才发布没几天,就已经开始有大的“肥肉”送上门了。

查尔斯·道以这篇x论文为核心,

把其他相关的举报信整理成了一份报告。

对x论文中不足或有错误的资料,用其他举报信进行了补充。

“但是道先生,x论文本身并没有提及财务造假的内容,您是怎么发现财务造假这件事的呢?”

“我们一直以来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

把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资料都收集起来,

存放在地下室的仓库里。”

“也就是说,和这封举报信中附上的财务资料对比后,发现了差异?”

“没错。”

在对冲基金工作多年的直觉告诉杜鲁门,这就是财务造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