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南宋兵变
建炎三年,二月下旬,为了求得金人宽恕,赵构下诏录用张邦昌亲属,派人持张邦昌与金人约和的文书赴金营,再次向金人乞和,又外放汪、黄,拜朱胜非为右相,升任王渊为签书枢密院事,仍兼御营使都统制,以酬谢他的扈卫之劳。
这王渊是谁
北宋末年主和派逃跑名将!
打仗虽然不怎么厉害,逃跑却是一流水平,上一次金军2000里急袭抓赵构,而赵构能成功逃脱,王渊居功至伟,毕竟他的逃跑功夫是专业的,护着皇帝逃跑正是他的拿手绝活。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初五日,军官苗傅、刘正彦对王渊和宦官康履等不满,借口王渊勾结宦官谋反,等王渊退朝时,伏兵杀之,然后拥兵至行宫北门,杀死没有胡须的一百余人,赵构闻变大惊,在朱胜非等人陪同下,登上城楼接见兵变将领。
苗傅当面严厉斥责赵构信任宦官,赏罚不公,黄潜善、汪伯彦误国,犹未重惩,王渊遇敌不战,却因宦官而得到升迁等一系列罪行,并提出了诛杀康履、蓝珪、曾择等大宦官,以谢三军,并将帝位传给皇太子,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等要求。赵构被迫交出康履等人,并在与隆祐太后商量后退位以避锋芒。赵构出居显忠寺,获得了“睿圣仁孝皇帝”的尊号,年仅三岁的皇子赵旉被扶上皇位,隆祐太后垂帘听政,改元明受。
接下来,省略赵构与叛军的一亿字周旋,好不容易才重新登基。
四月初三日,韩世忠的军队回来勤王,在临平打败了兵变军队,苗、刘看到大势已去,率二千士兵于当晚逃离杭州,吕颐浩引勤王之师入城。赵构握着韩世忠的手痛哭,指示尽除逆党,韩世忠便派军队追击出逃的苗、刘军队。此后论功行赏,吕颐浩升任右相兼御营使;刘光世升任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升任武胜军节度使,充御营左军都统制;张俊升任镇西军节度使,充御营右军都统制。
发生这么一件事,对南宋小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
从此以后,赵构对武将更加的不信任……
这家伙后来对武将的各种骚操作,很难说和这件事没关系。
——
建炎三年,四月底。
“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新式重型火铳。”
卡斯帕科尔纳将一把重型火铳交到了翻译的手上,让他转交给岳文轩和宫二娘子。
那翻译没什么思想准备,很随意的伸手一接,只感觉双手一沉,整个人都差点被带得摔倒在地。20斤重的东西呢,没点思想准备,轻率的接,就是这般下场。
好在最后关头稳住了,不至于丢脸。
双手抱着它,交到了宫二娘子手上。
宫二娘子今年才18岁,还是个女孩子,但她手上的劲却比那塑料人翻译大得多,轻轻松松就接过了火铳,半点也没有露出丢人的模样,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阵子,叹道:“果然好重!这东西平时这样拿着没问题,但要开火的时候,不用个支架还真是没法端得平稳。”
她把火铳传给旁边的吴加亮,吴加亮看完又传给关胜,再传给张雍……
每个人都在啧啧惊叹,这火铳还真是重!太重了!
就在这时候,张雍顺手又将火铳递到了张大树手里。
张大树拿过来一掂,居然大喜:“哟,这棍子合手。”
众人:“”
只见张大树只用左手,轻松地托起了重型火铳,右手虚扣在扳机的位置,虚瞄了一下远处,喜道:“俺喜欢这东西,结实,趁手!以前的鸟铳太轻了,俺总觉得拿在手里有点轻飘飘的,不好瞄,这次这个刚刚好。”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