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天涯遗恨,美人迟暮
杭州西湖边的一座小院里,一位白发老妇正在煮茶。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
这位老妇就是当年蜀国的花蕊夫人。二十年过去,曾经的绝代佳人已是满头白发,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昔。
"夫人,"小芸端着一盘点心走来,"今天的茶是您最爱的蜀地贡茶。"
花蕊夫人看着茶盏中的茶叶慢慢舒展,轻声说:"二十年了,这味道一点都没变。"
小芸在一旁坐下。这些年来,她一直陪伴在夫人身边。从锦官城到杭州,从战乱到太平,她们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记得当年在蜀宫,"花蕊夫人回忆道,"每到花朝节,满园的海棠开得漫天遍野。那时我总觉得,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
她端起茶盏,轻轻吹了吹:"谁能想到,转眼就是二十年。那些繁华,就像梦一样。"
小芸看着夫人的侧脸。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那份高贵的气质却丝毫未减。
"夫人,"小芸轻声说,"您还记得密道里的那一晚吗?"
花蕊夫人的手顿了顿:"怎么会不记得?那个晚上,我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老天爷还要留我在世上多活这些年。"
原来,当年花蕊夫人从塌陷的地面坠落后,并没有摔死。她落在了一个较浅的地下水潭中,被后来搜寻的宋军发现。因为她的身份特殊,宋军将她软禁起来,直到战事结束才获得自由。
"那时我常想,"花蕊夫人继续说,"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后来慢慢明白,也许正是为了见证这一切的变迁。"
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梅树,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影子。一阵春风吹过,落英缤纷。
"这株梅树,"花蕊夫人看着窗外,"是当年从蜀地带来的枝条培育的。"
小芸记得,那是他们刚到杭州时,夫人特意托人从蜀地带来的。这些年来,这株梅树见证了她们在异乡的岁月。
"说来也怪,"花蕊夫人继续道,"蜀地的梅花移到这里,开得反而比原来还要旺盛。"
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就像我们这些人,到了异乡反而生出新的气象。"
确实如此。这二十年来,她们不仅保存了从蜀宫带出的典籍文物,更在杭州创办了一所医馆。那些蜀地的独特医术,在这里生根发芽,帮助了无数人。
"夫人记得吗?"小芸说,"前些日子来求医的那位老者,说他的祖父就是当年在锦官城见过您的。"
花蕊夫人露出一丝笑意:"是啊,世间就是这样奇妙。当年那些以为永远失去的东西,却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她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从蜀宫带出的医书和典籍。这些年来,她们已经将其中的内容整理成册,同时培养了不少徒弟。
"记得当年在密道里,"花蕊夫人抚摸着一本古籍,"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些东西。一个国家可以灭亡,但这些智慧的结晶不能丢失。"
她取下一本医书,轻轻翻开:"你看,这些批注都是历代医者留下的心得。每一笔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小芸走近看时,只见书页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那些细密的批注中,记录着治病救人的经验,也记录着一个文明的延续。
"其实我常想,"花蕊夫人合上书本,"当年如果我们只顾着保全自己,或许会活得更轻松。但那样的话,这些东西就真的要失传了。"
她看向窗外的梅树:"就像这株梅花,虽然不在故土,但只要有人用心培育,它就能在异乡开出同样美丽的花。"
正说话间,院外传来脚步声。一个年轻人推门而入,正是花蕊夫人的关门弟子李明远。
"师父,"李明远行礼道,"今日在市集遇到一位老者,说是专程从蜀地来寻您。"
花蕊夫人微微一怔:"可说了是谁?"
"他自称姓杨,说是当年锦官城......"
"杨宏?"花蕊夫人脸色变了变,"请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