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赵汉生微微一顿,目光中闪烁着几分睿智的光芒,仿佛在无声地询问杜泽:“怎么样,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想让这个任大脚以后来管理水泥厂啊?”
杜泽一听姑父这话,心里顿时像吃了颗定心丸,他知道姑父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笑着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但那份感激和信任却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姑父赵汉生,这个在水泥厂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老江湖,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
杜泽轻轻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笃定,对赵汉生说道:“姑父,我觉得任利涛这个人,让他当个专门管生产的厂长倒是挺合适,但要是让他来全面负责水泥厂的事务,恐怕他还欠缺些火候。毕竟,一个人的性格如果太过直率,脾气又急躁,那他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全局性的策略规划上,就容易显得力不从心。就好比古时候打仗,有些人天生就是冲锋陷阵的大将,勇猛无比,但要让他们坐在帐中运筹帷幄,那就未必是强项了。像姑父你这样的,才是那种既能上阵杀敌,又能深谋远虑的帅才。”
赵汉生一听这话,不禁好奇地问道:“哦?你这么说,倒是让我有点好奇了,何以见得任利涛不适合呢?”
杜泽又是一笑,仿佛胸有成竹:“姑父,你想啊,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往往心思也比较单纯,没有太多的心机和城府。这在某些时候可能是优点,但在需要权衡利弊、兼顾各方利益的厂长位置上,就可能成为短板。所以,我说他适合做个冲锋陷阵的角色,而不是坐镇后方的统帅。我思前想后,这个厂长一职非你莫属。”
赵汉生听了,点了点头,但随即又面露难色:“可是,我现在还忙着管理石矿呢,哪有精力再去兼顾水泥厂啊?”
杜泽见状,连忙安慰道:“姑父,你是大管理者,自然不必亲自去干那些琐碎的事情。你只需要把大方向把握好,把任务分配给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用人和决策,而不是自己亲自去干每一件事。”
说到这里,杜泽突然话锋一转,问道:“姑父,你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