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在深港市为期数日的深入视察,我与林思琪及一众随行人员登上了返回首都南京的火车专列。车轮与铁轨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窗外的田野、山峦和城镇如幻灯片般快速向后掠过。可我的心思全然不在这沿途景致上,深港在发展进程中那些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画面,不断在脑海中循环播放。
思绪不禁飘回到初见林思琪的时候,那是一场重要的会议,她坐在会议室的角落,专注地记录着。她身上独特的气质一下就吸引了我,后来接触渐多,我们在工作交流中默契渐生,一些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汇,都让我心中泛起别样的涟漪。只是,我已婚的身份像一道鸿沟横亘在我们之间,我们都拼命压抑着这份情愫,把心思更多地放在工作上。
深港的街道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商业中心里人来人往,充满着蓬勃的生机。那里的科技园区中,年轻的创业者们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激情,在开放式的办公空间里热烈讨论、头脑风暴,各种新奇的创意不断涌现。他们不受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技术应用。那些充满设计感的共享办公场所,墙上贴满了各种构思草图和项目进度表,人们自由交流、跨界合作,仿佛每一个角落都跳跃着创新的音符。一位年轻的创业者,正兴奋地在白板上勾勒着新的产品设想,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与期待,周围的人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建议在产品中加入更多人性化设计,有人则对市场推广提出独特的思路,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激烈碰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大明共和国的许多地方,传统思维定式和陈旧体制机制就像盘根错节的老树,深深扎根于社会的各个角落。在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生产车间里依然沿用着数十年前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管理者们墨守成规,拒绝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认为改变就意味着风险。当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时,这些企业却无法及时做出调整,产品滞销,效益下滑。走进一家传统纺织厂,陈旧的纺织机器发出沉闷的声响,工人们机械地重复着操作,生产效率低下。企业负责人面对市场的变化,只是一味地抱怨,却不愿投入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他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眉头紧锁,不停地摇头叹气,嘴里嘟囔着:“现在的市场太难做了,可那些新设备、新方法,谁知道靠不靠谱,万一赔了怎么办。”
社会治理层面,繁琐的行政流程让人望而却步。民众想要办理一些基础的事务,往往需要在不同的部门之间来回奔波,提交大量重复的材料。一个简单的营业执照办理,可能需要耗费数月的时间,经过层层审批。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沟通协作困难,导致行政效率极其低下,民众的诉求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极大地影响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在政务大厅,一位创业者满脸疲惫地坐在椅子上,手中拿着一叠文件,他已经为了办理营业执照跑了好几个部门,得到的答复却总是需要补充各种材料,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对创业的热情也被这繁琐的流程消磨了不少。他看着周围同样在等待办理业务的人们,心中满是无奈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创业梦想还能否实现。
文化传承方面,许多珍贵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古老的手工艺技法,如精美的刺绣、独特的木雕,由于缺乏创新的传承方式和市场推广,只能在狭小的圈子里流传。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文化兴趣缺缺,更倾向于追逐外来的流行文化。过度的保守使得优秀传统文化难以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也阻碍了新文化的孕育和发展。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一位老刺绣艺人坐在昏暗的房间里,手中熟练地摆弄着针线,绣出的图案精美绝伦,但她的脸上却满是忧虑,因为她的手艺无人继承,年轻的孩子们都向往城市的生活,对这门古老的技艺毫无兴趣。她抚摸着手中的绣品,眼中满是不舍和失落,不知道这传承了几代人的手艺是否就要在自己这里终结。
深港模式带来的启发,如同一束强光,直直穿透我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重迷雾,让我心中推动全面改革的决心愈发坚定不移。林思琪坐在我对面,她静静地看着我,眼神中多了几分别样的情愫。从深港之行开始,那些刻意压抑的情感似乎有了破土而出的迹象。此刻,她静静地听着我对未来改革的思考,看着我坚定的眼神,不禁出了神,心中满是对我人格魅力和前瞻性的倾慕。她轻声说:“这次深港之行,真的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能性。”我微微点头,目光坚定:“是啊,这些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依据。未来的路或许不好走,但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遥远。我们不能再让陈旧的东西阻碍国家前进的步伐,必须要做出改变,而且要尽快。”林思琪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对我的支持和信任,还有那藏不住的欣赏。
回到南京后的第三天,我召集中央政府内阁成员以及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齐聚在庄严肃穆的议政大厅,举行了一场对国家命运走向至关重要的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又满含着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华丽的水晶吊灯洒下明亮的光芒,映照着每一位与会者的脸庞。财政部长赵宇、教育部长周文、外交部长张成和发改部长张恩强都坐在前排,他们的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忧虑。赵宇微微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似乎在思考着改革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周文则目光专注地看着前方,脸上带着些许担忧;张成神色平静,但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外交形势变化的思考;张恩强手中拿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要点,不时与身边的人交流几句。
我稳步站起身,双手撑着桌面,目光坚定且锐利地扫视着在场的众人,稍作停顿,缓缓开口说道:“各位同仁,时代的巨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滚滚向前,我们的国家若想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屹立不倒,就必须与时俱进,主动求新求变。此次深港之行,让我真切地目睹了创新与自由所蕴含的磅礴力量,那是一种能让城市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神奇力量。从现在这一刻起,我们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破传统的重重枷锁,开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面革新伟大征程。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庄严承诺。”
首先,我将话题聚焦到文化教育领域。我神色庄重,加重语气,一字一句地强调道:“我们必须要不遗余力、全面彻底地摒弃男尊女卑、身份悬殊这些落后腐朽的观念,以雷霆万钧之势全面大力推行教育自由和思想自由!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育未来栋梁的摇篮。学校绝不能再充当批量生产千篇一律人才的冰冷流水线,而应当成为激发学生无限潜能、鼓励他们大胆发表不同见解的创新摇篮。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由探索的广阔天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璀璨星辰。因为他们,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
教育部长周文听后,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担忧之色,语气诚恳地说道:“您的想法极具前瞻性和开创性,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传统教育模式在人们心中历经岁月沉淀,早已根深蒂固。若是贸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恐怕会在社会各界引发诸多争议和强烈反对,实施起来难度极大。您看,在很多偏远地区,人们依然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送女孩子上学都还是个难题,更别说推行教育自由和思想自由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老师和家长都只看重成绩,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一些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想要开展创新教育更是难上加难。”
我微微一笑,目光炯炯有神,自信且坚定地回应道:“周部长所言不无道理,争议的出现确实难以避免,但我们绝不能因害怕争议就畏缩不前。要知道,争议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那会让我们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迷失方向,被历史的车轮无情抛下。我们必须要有勇气去突破传统的藩篱,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探索的广阔空间。只有这样,国家未来的发展才充满无限可能。改革初期或许艰难,但不迈出这一步,我们永远无法进步。我们可以先在一些教育资源较好、观念相对开放的地区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加大对教育改革理念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教师培训、家长讲座等方式,让家长和老师认识到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对于偏远地区,我们可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设施,通过巡回讲学、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就像深港地区在教育创新上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们可以以此为范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周文微微点头,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具体的实施细节。
会议期间,我偶尔目光扫过林思琪,回忆起我们曾经无数次压抑情感的瞬间,而此刻她眼中不加掩饰的倾慕,让我的内心泛起更大的波澜,我知道,这份感情已难以再被轻易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