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海疆巡航扬威,特区蓝图初绘
天清气朗,海风轻拂,大明共和国的海军迎来一场意义非凡的出征仪式。激昂的军乐声奏响,全面更新换代的北洋、南洋、西洋三支舰队,宛如威严的海上卫士,整齐排列在各自母港,即将开启在大明共和国及所控制区域全部海疆的巡航任务。
我站在观礼台上,望着这支强大的海军力量,心中思索着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蓝图。随着海军力量日益壮大,海上贸易愈发重要,打造一个经济特区的构想在心底悄然萌芽。海军是国家海洋权益的扞卫者,更是海上贸易通道安全的保障,而一个繁荣的经济特区,将是国家经济腾飞的新引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北洋舰队以“天津号”“大连号”“沈阳号”“济南号”这4艘重型战列舰为核心,坐镇编队中央,坚如磐石。这些战列舰装配着先进的火炮系统,舰身装甲厚重,是舰队的中流砥柱。8艘巡洋舰,诸如航速出色、侦察能力强的“青岛号”“烟台号”,在前卫侦查,为舰队探寻前路。巡洋舰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和较远的续航能力,能快速对周边海域进行搜索,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和机遇。8艘驱逐舰像“威海号”“秦皇岛号”分布四周,严密守护舰队。驱逐舰小巧灵活,反应迅速,能在复杂的海战环境中迅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随着舰长一声令下,舰队缓缓驶向渤海、黄海海域。冷峻海风呼呼作响,重重地拍打在战舰坚硬舰身上,发出沉闷有力的声音。“天津号”舰长身姿挺拔地站在指挥台上,目光坚定注视前方,沉稳指挥舰队破浪前行。他经验丰富,曾多次参与海上护航任务,对这片海域的情况了如指掌。沿途遇到各国商船,北洋舰队士兵们身姿笔挺,精神抖擞,向商船展示大明海军的威严风范。同时,舰队派出灵活小型侦察艇,对海域情况细致勘察,确保北方海疆安全稳定。这些侦察艇装备着先进的探测设备,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海洋信息,为舰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每到沿岸港口,舰队停靠补给,士兵们与当地军民热情交流,分享海上奇闻趣事,极大增强了军民凝聚力。士兵们讲述着在海上遇到的风暴、奇特的海洋生物,而当地军民则分享着港口城市的新变化、生活中的点滴,彼此之间的距离在交流中不断拉近。
南洋舰队在“广州号”“珠海号”“佛山号”“南宁号”“海口号”5艘重型战列舰的带领下,气势磅礴地驶向南海海域。这5艘战列舰各具特色,“广州号”作为旗舰,装备着最先进的指挥系统,能高效协调舰队的行动。10艘巡洋舰如“厦门号”“福州号”紧紧在旁护航,10艘驱逐舰像“汕头号”“湛江号”警惕地在四周警戒。南海波涛汹涌澎湃,但南洋舰队战舰凭借卓越性能,在海浪中稳如泰山。他们时刻密切关注周边局势,对任何可能的威胁保持高度警惕,全心全意地为海上贸易航线保驾护航。一路上,南洋舰队与沿岸港口城市积极互通有无,用战舰带来先进物资,换取当地特色产品,有力促进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舰队带来的医疗设备、工业机械等,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换取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又丰富了舰队的物资储备。在经过一些小岛屿时,舰队派出专业科考人员,对岛屿生态环境和资源深入考察,为国家未来海洋开发提供详实数据支持。科考人员利用简易的探测仪器,对岛屿的地质结构、生物种类、资源储量等进行全方位的探测,每一份数据都可能成为未来开发的重要依据。
西洋舰队在陈萌萌出色的指挥下,从仰光港出发,向着印度洋浩荡驶去。陈萌萌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冷静的决策能力,在多次任务中脱颖而出。“成都号”“重庆号”“西安号”3艘重型战列舰作为舰队主力,威风凛凛地行驶在最前方,6艘巡洋舰像“昆明号”“贵阳号”在两侧协同作战,6艘驱逐舰例如“兰州号”“西宁号”负责警戒和巡逻。他们与过往商船亲切交流,从商人口中收集海洋信息,深入了解印度洋地区贸易动态和政治局势。遇到其他国家舰队时,陈萌萌都会以礼相待,同时巧妙展示大明海军强大实力和十足自信,有效提升大明共和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在巡航过程中,西洋舰队在一些友好国家港口停靠,与当地海军交流和联合训练,极大增进国际间军事合作与友谊。联合训练中,双方互相学习先进的战术理念和操作技巧,共同提升应对复杂海上局势的能力。
此次三支舰队的巡航,不仅充分展示大明海军强大军事力量,还向世界郑重宣告大明共和国对海疆的重视和守护决心。他们的身影,成为海疆上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也让我更加坚信,在强大海军保障下,经济特区的建设将拥有更坚实的后盾。海军的强大实力让世界看到了大明共和国的崛起,为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开展国际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舰队巡航归来后,全国首次经济大会在南京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高丽省、暹罗、缅甸的政府代表,乘坐火车专列陆续抵达南京,齐聚会场。会场庄严肃穆,气氛凝重,各方官员济济一堂,共同商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我站在台上,目光坚定自信地扫视台下众人,心中怀揣着那个日渐成熟的经济特区构想。这个构想历经无数个日夜的思考,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经济发展的成功案例,结合大明共和国的国情,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
秘书长林思琪稳步走上前,小心翼翼展开最新的大明共和国地图,将其平整平铺在巨大展示台上。我稳步向前,伸手拿起一支红笔,缓缓抬起手,手指精准有力地指向广东珠江三角洲东南部,随后重重地落下笔,坚定地在那片区域画下一个圈儿,声音洪亮且充满激情地说道:“诸位,我提议在此处打造经济特区。将宝安县和渔村香港、惠阳以及东莞的部分区域划入合并,建立深港市!我们的目标是建造第二个上海!”这片区域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南海,拥有天然的良港,便于开展海上贸易;而且周边地区经济基础较好,劳动力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成为经济特区的良好条件。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脸上满是惊讶与疑惑,会议室里顿时充满嗡嗡的讨论声。财政部长赵宇微微皱眉,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串数字,心里盘算着这一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以及可能带来的财政收益,暗自担忧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是否会给财政带来过重负担。他忍不住站起身来,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罗帅,打造这样一个经济特区,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都需要巨额资金,目前的财政预算怕是难以支撑,后续的资金缺口该如何填补,还需仔细斟酌。”建设经济特区需要修建大量的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外交部长张成目光闪烁,脑海中迅速浮现出国际上可能的反应和外交机遇,他站起身,微微欠身说道:“若设立经济特区,在外交层面,我们需要提前谋划。这可能会吸引大量外资和外国企业入驻,我们要提前与各国沟通协调,为特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但目前国际形势复杂,部分国家对我们的发展存在疑虑,外交工作的开展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担心大明共和国经济特区的崛起会影响他们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利益,从而采取一些贸易限制措施,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挑战,需要精心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