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0章 合作项目(1/2)

小蔡开始联系这些地区的木工协会:“喂,您好,请问是 xx 地区木工协会吗?我们在寻找一位叫阿强的人,他以前在工地打工,特别擅长木工活儿,老家在有大片梯田的地方,完工后回老家可能继续从事木工工作,您这儿有没有会员符合这样的特征呀?”木工协会的工作人员大多表示会帮忙留意,但暂时都没有确切消息。

小蔡没有气馁,又接着联系各个地区的手工艺品店:“您好,我想打听一下,贵店有没有一位叫阿强的木工师傅供货呀?他手艺很好,以前在工地工作,家在有大片梯田的地方。”大多数手工艺品店的老板也都摇头,表示没印象。

与此同时,小何也在不断完善有大片梯田地区的信息,他对小蔡说:“我发现除了之前列的这几个地方,还有一些小众的有梯田的区域,我们也不能放过,我这就把它们补充进去,你看看还得联系哪些地方的协会和店铺。”

小蔡看着名单说:“行,看来工作量又增加了,但只要能帮陈大叔找到阿强,一切都值得。我这就联系这些新地方的相关机构和店铺。”

小蔡继续拨打着电话:“您好,是 xx 县木工协会吗?我们在找一位叫阿强的木工,他从工地回老家后可能在这附近继续做木工活,您知道有这个人吗?”对方回应:“不太清楚呢,我们协会会员众多,我可以在内部群里帮您问问。”

小蔡又联系了一家位于有梯田地区的手工艺品店:“老板您好,打扰您一下,您这儿有没有认识叫阿强的木工师傅呀?他手艺精湛,以前在工地干活,家周边有大片梯田。”老板思索片刻后说:“好像没听说过,不过我们这行圈子有时候也挺小的,我帮您跟其他同行打听打听。”

几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小蔡有些沮丧地对小何说:“这找起来可真不容易,这么多地方都问遍了,还是没消息。”

小何安慰道:“别灰心,咱们再想想办法。或许可以联系当地的村委会,他们对村民的情况可能更了解。”

小蔡觉得有道理,立刻说:“行,那你赶紧整理下那些地区的村委会联系方式,我逐个联系。”

小何迅速行动,很快将联系方式递给小蔡。小蔡开始拨打一个个村委会的电话:“喂,您好,是 xx 村村委会吗?我是寻亲节目组的,我们在找一位叫阿强的村民,他以前在工地打工,擅长木工,家附近有大片梯田,您知道这个人吗?”

大多数村委会表示会帮忙留意,但也有一些村委会说村里没有叫阿强的。就在小蔡有些失望的时候,一个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我们村倒是有个做木工的,不过叫李强,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要找的阿强。他以前确实在外面工地打工,后来回来了。”

小蔡心中一喜,连忙问道:“那他现在还做木工活儿吗?您能给我他的联系方式吗?”工作人员回答:“他还做木工,不过联系方式不方便直接给您,您可以来村里问问,就在村东头,他家门口有个很大的木工棚,挺好找的。”

小蔡和小何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陈大叔,陈大叔激动地说:“李强就是阿强,他在家排行老二,大家都喊他阿强。我终于有他消息了,太感谢你们了!”

小蔡对陈大叔说:“陈大叔,您先别急,我们陪您一起去村里确认一下。”

三人一同前往那个村子。到了村东头,果然看到一个很大的木工棚。一个身材壮实的男人正在里面专注地做着木工活,正是阿强。

小蔡走上前问道:“请问您是李强,大家都喊您阿强的那位师傅吗?”阿强抬起头,疑惑地看着他们:“是啊,你们是?”

陈大叔激动地走上前:“阿强,我是陈 xx 啊!这么多年没联系,可算找到你了!”阿强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惊喜:“陈哥!真的是你!你怎么找到这儿的?”

陈大叔笑着说:“多亏了寻亲节目组的帮忙啊。这么多年,换了号码就和你断了联系,我一直惦记着你呢。”

阿强感慨地说:“我也是,工地完工后,回到老家就忙着做木工活儿,也没顾得上联系大家。陈哥,你这些年咋样?”

陈大叔说:“我还行,就是一直想着你这个兄弟。你看你,手艺肯定更厉害了吧?”阿强笑道:“哈哈,这些年没放下过,手艺多少有点长进。对了,陈哥,你大老远跑来,今晚就在我家吃饭,咱们好好叙叙旧。”

陈大叔欣然答应:“好啊,咱们兄弟俩可得好好聊聊。”

随着陈大叔和阿强重逢的故事播出,寻亲节目在当地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许多曾经一起工作、生活后失散的人看到节目后,都燃起了寻找旧友的希望,纷纷向节目组求助。

这一次,节目组收到一位名叫林姑娘的求助。林姑娘有些羞涩地说:“我要找我在一次户外写生活动中认识的朋友晓峰。那次写生我们聊得很投机,发现彼此都热爱绘画,尤其是对风景油画特别痴迷。后来我们还一起参加了几次写生活动,可后来我去外地学习,就和他失去了联系。我只知道他在一所艺术院校附近租了间画室,继续创作绘画,好像还在准备一些画展,但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了。”

寻亲团队成员小孙说:“林姑娘,您别急。咱们先列出各地比较知名的艺术院校,然后联系院校周边的画室,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成员小李回应:“好,我这就去收集各大艺术院校的信息,整理出可能的目标院校名单。”

小孙又对林姑娘说:“林姑娘,您还记得晓峰有没有说过他准备画展的主题,或者他有没有一些比较标志性的绘画风格特点呢?这可能对我们找到他有帮助。”

林姑娘思索了一会儿,说:“他准备的画展好像是以‘自然与城市的交融’为主题,他的绘画风格比较独特,喜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光影变化,色彩也很鲜明。”

小李整理好目标院校名单后,寻亲团队兵分几路,分别联系这些院校周边的画室。小孙这一组联系了一所位于南方的艺术院校周边的画室。小孙对一家画室的老板说:“您好,我们在寻找一位叫晓峰的画家,他热爱风景油画,准备以‘自然与城市的交融’为主题办画展,绘画风格是细腻笔触描绘光影变化,色彩鲜明,他可能在这附近租了间画室,您有印象吗?”

画室老板回忆了一下,说:“好像没听过这个人呢。不过我们这片画室挺多的,你们可以多问问别家。”

小孙他们没有放弃,继续联系其他画室。与此同时,小李那一组联系到了一所北方的艺术院校周边的画室。小李对画室老板说:“老板您好,想跟您打听个人,叫晓峰,搞风景油画的,准备以‘自然与城市的交融’办画展,笔触细腻,色彩鲜明,您这儿有这样的画家吗?”

这位老板想了想说:“晓峰啊,我好像有点印象。之前有个小伙子来问过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场地办画展,描述的风格和你说的挺像,但不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人。你可以去问问那边经常组织画展的艺术机构,他们可能知道得更清楚。”

寻亲团队立刻联系了那家艺术机构。小孙对艺术机构的工作人员说:“您好,我们在找晓峰,他是个风景油画家,准备以‘自然与城市的交融’为主题办画展,绘画风格很有特点,笔触细腻,色彩鲜明。您知道有这么个人吗?”

工作人员说:“哦,晓峰啊,我们知道。他前段时间确实来和我们谈过办画展的事,但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耽搁了。我们这儿有他的联系方式,不过得先和他沟通一下,看能不能给你们。”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回复说晓峰同意给联系方式。小孙拿到联系方式后,立刻联系了晓峰,并安排林姑娘和晓峰通话。

林姑娘激动地说:“晓峰,我是林 xx 啊!这么多年没联系,你还记得我吗?”晓峰在电话那头惊喜地说:“林姑娘!当然记得啦,这些年我一直忙着绘画创作,时常想起咱们一起写生的日子。你在外地学习怎么样?”

林姑娘说:“收获很多,但心里一直惦记着你这位画友呢。你这画展准备得咋样啦?”晓峰笑着说:“还算顺利,就是中间遇到些波折。不过没关系,我会继续努力的。真没想到还能再接到你的电话,太开心了。”

两人兴奋地分享着这些年对绘画的新感悟和创作经历。林姑娘说:“等我回去,咱们一起去写生,说不定还能合作一幅画呢。”晓峰兴奋地回应:“那太好了,我一直期待着这样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