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食髓知味(1/2)

于飞不知道盐引为何物,可能很多现代人都不太明白何为盐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北宋徽宗时期,盐引制度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经历了蔡京主导的多次改革。

这一制度不仅深刻影响了盐业专卖体系,也反映了北宋末期政治与经济的复杂互动。

徽宗时期的盐引制度以蔡京推行的“换钞法”为核心。其运作特点包括:区域垄断与配额制,盐引按行政区域划分销售范围,商人需在指定区域购销,形成地域垄断。

票据金融化,盐引具备有价证券属性,允许商人通过“贴纳”手段(补缴差价)延长票据有效期或变更销售区域。政府则通过调节盐引发行量控制盐价,直接推高终端盐价

蔡京通过政策设计实现间接控制票据作废机制,强制旧盐引限期作废,迫使商人重新购买。旧引需补缴60%差价方可换新。

其子蔡攸、蔡翛等人把控两浙盐场,门生故吏占据盐务要职,形成利益输送链条。

附加税截留,增设“盐税加耗”,每引加征2贯,其中三成流入蔡京控制的“应奉局”。

盐引有效期缩短至1年(原为3年),迫使商人借贷周转,年息高达40%-60%。

该制度虽使盐税收入从崇宁初年600万贯增至政和末年3000万贯,占财政总收入35%,但代价惨重。盐价暴涨导致民间“淡食者众”,淮南路出现盐户暴动。

盐商资本向官僚集团集中,开封十二大盐商中八家与蔡氏有联姻关系。盐引超发引发信用崩溃,盐引市价暴跌至面值三成,酿成金融动荡。

蔡京通过制度设计将盐引体系变为私人敛财工具,其改革本质是官僚资本对国家专卖体系的寄生性控制。

这种竭泽而渔的财政政策,也加速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崩溃,成为靖康之变的深层诱因之一。

可以这样讲,对于于飞他们而言,仅有盐而没有盐引是绝对行不通的。只有拥有足够多的盐引,他们才能够顺利将手中大量食盐与新旧盐引搭配起来一同售卖出去。

此时于飞并不知晓蔡京是李清照表姐夫。倘若他对这层关系有所了解,那么他根本无需担忧无法获得盐引。只要他能讨得李清照欢心,让她出面去办理盐引一事,绝对不会存在办不成的情况。

眼看着夜幕已然降临,于飞并未让两人继续饮酒,领着他们往前院用晚餐。待用过晚饭后,于飞便嘱咐他们自行去歇息。

春娘注意到于飞房间内已恢复了宁静。她取出贺老四带来的一小箱金条,将其展示在于飞面前。

于飞仔细端详,见这金条成色相当不错,甚至可以与后世金店里出售的那些金条相媲美。显然,这金子的品位还是相当高的。

“这些就先放在这里吧,明天我去钱庄将它们兑换成银票,这样随身携带也会方便许多。你也早些去歇息吧,这里有金豆照应着就好。”于飞随意挥挥手,示意春娘可以离开。

待春娘身影消失在门口后,于飞的思绪却并未停止,他仍在寻思着该去找谁办盐引这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