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两分钟,李智就换好衣服下楼。
“初夏,这个音要连起来,这里应该轻一点......”
站在楼梯口听陈初夏把一首李斯特的《但丁奏鸣曲》给弹奏完毕。
李智上前给她做了点评。
昨天在排练现场技巧突破之后,虽然统子哥没有马上提示,但是李智自己能感觉出很大差异。
陈初夏弹奏的曲子印在脑海里,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调整。
不过李智知道,有些问题只是弹奏熟练度的问题而已,但有些弹奏习惯却会影响到陈初夏以后其他曲目的弹奏学习。
所以他走过去,很自然地坐在陈初夏身边,伸出手开始弹奏起来,一边弹一边讲解:“这里应该缓一些,轻一些......”
陈初夏非常认真地坐在旁边听着看着,不时抿着嘴点点头。
她感觉李智说的点比自己的专业老师讲得还要透彻,听他一讲,感觉很多没明白的问题一下就清晰多了。
不管练习什么东西,最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所以这才是很多学乐器的一定要找老师单独辅导。
因为在老师面前演奏和独自一人练习是不一样的,老师则可以帮助你在练习中找到没做好的,不足的地方。
下一次练习就按这个方向去练,自然能得到很快的提高。
再一个有些老师自己能演奏得非常好,但是讲不出来,只能通过自己的演奏让学生去体会区别,聪明的就很快能领悟出来,但是没那么聪明的只能靠自己去强行领悟,效果自然会天差地别。
这种就只能靠学生自己去拼天赋了。
有些老师自己水平普通,但是懂得把问题揉碎了去讲,能帮学生找出问题来,这样的学生反而能得到很大的进步。
运动场上也是如此,球员时代很伟大的球员未必是个好教练,反而球员时代普通的,成为教练后却能带出非常好的成绩。
队伍成员的良莠有关系,教练的因材施教和及时找到问题也非常关键。
陈初夏很幸运,专业课的教授是属于自己水平很好,也很会教的那种,所以三年以来她的演奏技巧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但是认识李智之后,她猛然发现,原来比自行车快的还有摩托车和飞机。
李智的讲解和教导就像是给她的自行车加上一个发动机,虽然到不了飞机的速度,但是和之前的速度简直不是一个量级。
一首《但丁奏鸣曲》全部弹完要将近20分钟,而李智给陈初夏讲解就花了差不多40分钟,完全是掰碎了喂给陈初夏。
等李智全部讲完,陈初夏感觉豁然开朗,一时兴奋搂住了李智的胳膊:“智哥,谢谢你。”
这是认识一段时间以来,陈初夏第一次和李智这么亲密的接触,李智猛然发现,这姑娘还挺有料的。
陈初夏也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激动了,但是她也没有放开李智的胳膊。
原本她对李智就有不低的好感,今天只有两个人在这里,被李智细致教学感动的她忽然很想一直这样抱下去。
李智转头看着紧紧抱住自己胳膊的这个姑娘,四目对视,陈初夏那双漂亮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被李智的眼神黏住一样。
慢慢地,陈初夏的脸微微上扬,眼睛也半闭起来,两团红晕爬上了脸颊,呼吸都变得有点急促。
李智一看,这是做好准备了,原本只是听到她的弹奏中有很多问题,排练又是在下午,时间很充足。
再加上钢琴技巧有了很大的突破,也有不少感悟,所以很自然地坐在她旁边讲了一遍。
却没想到这姑娘竟然在听完之后那么亲密地抱住自己胳膊,一个对视就动了情。
要说李智对陈初夏没有想法,那也不对,陈初夏长着一张邻家校花的脸蛋,身材完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叶菁。
一米七一的身高,腰细腿长,刚才亲身体验饱满有料。
陈初夏都这个状态了,不能辜负了一番好意啊。
李智毫不犹豫地探头过去,一个柔软的身体投入到怀抱中。
从生涩到熟练,从浅尝辄止到完全投入。
直到20多分钟后,两人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