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公墓赵厚远是策划人,要是再由他收管理费,恐怕有些闲不住嘴的人瞎叨叨。因此收费管理员由村会计担任,由村会计统一收取。
自此以后,赵油坊村村民家里但凡死了人,就不准再在各家祖坟那里埋人,谁要是胆敢违反规定,就拿谁是问。
公共墓地的选择,本着旱时无水浇,涝时排不出,不长庄稼为原则。以这个原则选着的墓地,面积是不小,但是一到雨季,坟墓都泡在水里;到了旱季,光秃秃的一片白,别的村子,每家的祖坟护卫林郁郁葱葱,如华盖一般,李楼村的公共墓地就像月球、火星一样,不论大风小风。一吹到处冒狼烟。死人埋在那里,别说祖坟冒青烟了,就算是祖坟起火儿,子孙也不能交好运。因此所谓的公墓,只有那些兄弟姊妹少,性格温和,胆小怕事儿的人家才老老实实把钱交了,死了人,按规定送往那里埋。那些人多势众的家庭,家里有人去世,非但不愿意埋到公墓里去,连管理费也拒绝缴纳,对付这样的家庭,村长皮匠子赵厚远恩威并施,善用机巧,曲线对付。
那些拒绝将死去的亲人埋入公墓的家庭,肯定已经将赵厚远的手段考虑过了。他们整个家族的人,甚至包括远程赶来的死者的亲朋好友,组成强大的悲壮且义无反顾的队伍。
他们围成一个椭圆的长长的阵列,将骨灰盒护卫在中间,与赵厚远招呼来的所谓执法队伍且战且进,与执法人员面对面的是一些怒目圆睁的光头赤膊青年,他们切着齿,梗着脖子,随时都准备用明晃晃的脑袋迎接棍棒的打击,表现出的是一副无惧生死的样子。
同时,死者家属请来的响器班子也默契地组成一支抗议行列,他们毫无顾忌地将响器正对着那些所谓的执法者的面孔,悲鸣之声震天动地,对赵厚远们的打击力度,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气势上都是压倒性的。
死者为大,谁要是想在死者身上出坏点子,生孬主意,死者家属是不惜以死相拼的。
硬的不行,退而求其次,赵厚远采用迂回战术。他瞅机会到死者家里,找到家长,以委曲求全的态度提出两个条件:首先,村里经过研究,同意死者家属还按照一直以来的习俗,将死者埋在祖坟,但是不能在白天大模大样,公然与村规民约对抗,必须在夜里,在夜色的掩护下,做出偷偷摸摸,避开村长和其他村干部眼目的样子,将死者埋葬,如此做法,村长和其他村干部将睁只眼闭只眼,不予追究。其次,管理费尽管不收取,但是死者家属必须做做样子,在白天当着其他村民的面如数交给村会计,由村会计佯装登记入册,一等事情办结,一定如数奉还。
死者的家属也不想与赵厚远对抗到底,他们听说赵厚远在屿石县上有人,且与那人保持着特别好的关系,尤其是与屿石县住建局一个叫李国庆的局长,走得非常近。
李国庆负责管理全县盖高楼大厦的开发商,以后他们家或者他们家的亲戚在屿石县给小孩买学区房,要想省点钱,说不定就能求他帮忙。
因此死者家属给赵厚远一个台阶下,答应他的要求。
死者家属暗地里通知葬礼各环节相关责任人,暂停一切准备入葬的葬仪,见机行事。白天的时候,他们大张旗鼓地找村会计,将该交的管理费如数缴纳,给其他村民做个榜样。葬仪如期举行,一行人去公墓围着一块墓碑转一圈后,随即返回。当天夜里,在夜幕遮掩下,家属将死者埋入了祖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