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哥哥呢?”宋阳问道。
“爸爸被抓后,哥哥读到初三,就跟着一群同学去当知青了,听说去了北大荒,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消息,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冯晓萱轻声说道,“妈妈说过,要一直留着这个房子,等哥哥回来的时候,还能找到家。他现在都二十四岁了,也不知道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结婚。”
宋阳轻轻叹了口气,安慰道:“他会回来的。”
冯晓萱冲他笑了笑,走进屋子,看到冯学文和冯祥中正在生火、清洗锅碗,准备做饭。
两人在屋里看了一圈,发现家里只有小半袋米、一点点油和一些调料,没什么其他吃的,他们本以为冯学文会准备一些,没想到这么窘迫。
“早知道来的时候就该买点东西带过来……”宋阳小声说道。
冯晓萱轻轻摇了摇头,拉着宋阳往外走:“跟我去外面找点野菜吧。”
这个时候能找到的野菜,主要是冬寒菜,他们还在水沟边找到了一些折耳根。
挖折耳根的时候,宋阳看到水沟里清澈的水底淤泥中有一个个小孔,时不时还有泥鳅被惊动后甩动尾巴弄出的浑浊水花,沟里还有锈迹斑斑的黄鳝洞,以及一些小鱼小虾。他想了想,跑回去拿了一个撮箕和水桶。
看到宋阳拿来的东西,冯晓萱问道:“你要做什么?抓鱼吗?”
宋阳点点头:“弄点回去吃,好歹也是肉啊。”
冯晓萱从小在这里长大,知道怎么抓这些小鱼小虾最方便。
她接过宋阳手中的撮箕,双脚踩在沟埂两边,把撮箕按进水里。
宋阳从旁边的小树上折了一根棍子,顺着水沟一路搅动沟水,把里面的泥鳅、小鱼小虾往撮箕里赶。
冯晓萱配合着把撮箕从水里端起来,水一漏掉,撮箕里就剩下七八条活蹦乱跳的泥鳅和小鱼,甚至还赶出来一条黄鳝。
冯晓萱开心地把这些东西放进水桶,然后换个位置继续赶,没用多久,水桶里就有了两三斤。
这个时候,水沟里的泥鳅之类的东西还很多,不像后来几乎都没了。
看着差不多了,两人带着抓来的东西回去,用剪刀处理干净,仔细清洗后,冯晓萱亲自下厨做了三个小菜,总算是把这顿饭解决了。
饭后,在冯学文的带领下,两人带上纸钱等祭品,前往后山。
在后山向阳的坡面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坟。看得出来,冯学文经常来,坟周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老婆,我终于给你报仇了……我们的女儿前几天也结婚了,我带她和女婿来看你。”冯学文没说太多话,只是简单说了这一句,然后就默默地在坟前烧纸钱。
宋阳和冯晓萱也上前,跟着烧了一些纸钱。
纸钱烧完后,宋阳率先打破沉默:“爸,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托人在县城找了份工作,在工厂食堂帮厨说实话,我做菜真不擅长,以前全靠你外公但在食堂找份工作,还是可以的,你外公年纪大了,再偷偷做生意也不是办法。”冯学文苦笑着说道。
宋阳微微点头。他知道接下来几年的情况,特别是八三年往后,形势会比较紧张,县城里可能会有很多麻烦,还不如山里自在。
虽然现在有了三个火锅底料的配方,但他也明白,现在还不是开发它们价值的时候,得再等几年,而且一想到明年的洪涝灾害,县城可是重灾区。
“要不,你跟我回山里住吧,随便做点什么都行。”宋阳建议道。
冯学文摇了摇头:“那不行,我得在这里等着,等儿子回来。我怕他回来找不到人。”
听到这话,宋阳不再劝了。他从兜里掏出一些粮油布票和钱,递给冯学文:“这些你拿着,家里得置办些东西。”
冯学文马上把钱挡了回去:“你小子别小看我,吃饱穿暖我还是能做到的,这些事你别操心。你和晓萱把日子过好就行。我不留你们了,早点回去,今天还能赶到家。有空多来县城看看。”
想了想,怕宋阳和冯晓萱不放心,他又补充道:“我已经跟人说好了,过几天城里馆子的东西能拿一些过来,还有不少人惦记着你外公做的菜呢。偶尔做上几桌还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