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1章 大都督,我太想当皇帝了,我做梦都(1/2)

第211章 大都督,我太想当皇帝了,我做梦都想!

骁果军铁骑如潮水般北撤,旌旗猎猎,军容肃穆,十万重甲绵延若玄色蛟龙。

郑均坐在车撵之中,九头妖裔汗血马为其拉车,而魏权则是亲自为郑均赶车,在大军中朝新驿郡行进。

宣陵郡所有资产都已经被骁果军搬空,如今撤军,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与此同时,郑均的诏令已经下达,岚州戒备,新驿郡百姓也正在迁往其他诸郡县,他打算将这新驿郡打造成铁桶一片的要塞,以免战事起后,让整个新驿郡的百姓都成了流民。

两尊元丹的压力,还是有些太大了。

而除此之外,关于如何安置这些中央官员,也是问题。

“户部尚书、礼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

这三个官职,倒是让郑均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都是已经算是大人物了,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都是神武皇帝尚在人世的时候任选的官吏,属于是真正统。

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帝国的官吏,想必运转岚州这一个州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户部尚书刘虎以及其妻颜从凝算是半个岚州人,可以略微信任一些,可以继续让他们为岚州的财政做准备。

至于礼部侍郎周勉、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骥,他们两个都是通窍初境的武者,而且常年不曾与人动武,如果他们两个想要作乱,郑均自然会给他们一点铁拳看看。

当然,如果这二人识趣,也未尝不能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岚州的中枢机构混上一口饭吃。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

郑均一念至此,看向了在自己身后的三辆马车,心思深沉而复杂。

不过就在此时,天边遥遥闪过一道蓝色遁光,几息的功夫,便见这蓝色遁光落在了郑均撵驾之前,露出了真容。

来者正是之前提到过的户部尚书刘虎。

这位刘大人经过了一番打理之后,倒是显得斯文了许多,着绛紫官袍立于撵驾前,广袖垂落间露出内衬的月白绸缎。

其眉如卧蚕斜飞入鬓,一双丹凤眼似古井无波,鼻梁高挺如悬胆,唇薄且色淡,看起来倒是颇有一些郑均印象中的大官形象。

刘虎落地之后,当即对着郑均恭敬的拱手道:“大都督。”

“何事”

撵驾内,传来了郑均的声音。

“下官有大事要禀报,还请大都督容下官入内细谈。”刘虎恭敬不已。

而听到了刘虎的话语,郑均不由微微一笑,感觉十分认同。

缘由很简单。

郑均的正式官职乃是‘都督岚州诸军事’,乃是正三品官职,而户部尚书则是正二品大官,虽然如今战乱时代,坐镇一方的军事大都督自然是要比户部尚书要更有权力,但在品级上,户部尚书怎么着都不会是大都督的下官。

但这位刘尚书却以‘下官’自称,足以证明他的头脑灵活,已经是抱着投奔郑均的想法来了。

至于第一个来投奔自己的礼部侍郎周勉,只能说难怪他只是一个礼部侍郎,升不到尚书。

眼光不行。

郑均闻言,当即在撵驾中点头道:“请刘尚书入内一叙。”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魏权立马停下马匹,挑开车帘,对着刘虎道:“刘大人,请。”

“有劳小将军了。”

刘虎十分谦逊的对魏权拱了拱手,接着便跃上了撵驾,来到撵驾之中,忽然对着郑均行跪拜之礼:“下官拜见大都督!”

这一幕,登时让郑均一怔。

但下一刻,郑均便缓过神来,带着笑意,上前扶起了刘虎,握紧了刘虎的手,对着刘虎道:“刘尚书何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这人上道。

尚书就是不一样,比侍郎有政治敏锐性多了。

若是改朝换代,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啊!

郑均微微一笑,接着便道:“刘尚书此番来找本督,可是有什么大事要说”

“确实有大事要禀报明公。”

刘虎也是十分上道,当即改了称呼,便继续恭敬地俯身,声音低沉而诚恳:“明公雄才伟略,当今天下纷争,诸王割据,然明公终究非李氏血脉,若贸然称制,恐招致四方诸侯联手讨伐。下官斗胆提议,何不效仿上古‘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

听到了刘虎的话语,郑均当即一笑。

这也是他的想法。

先前有些牵强,但郑均手里现在有三张王牌。

太孙李璟、皇孙春生侯李丰和皇子景王李钺。

见郑均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刘虎当即明白自己说对了,这位‘岚州大都督’果然不是什么忠义之辈,当即道:“太孙李璟乃陛下嫡脉,景王李钺素有贤名,春生侯李丰亦为宗室近支。”

“此三人皆在明公掌握之中,若择其一立为帝,明公以摄政之名总揽大权,既可安抚天下人心,又能以‘讨逆’之名征伐不臣。”

见郑均指尖轻叩案几,刘虎立刻补充道:“那秦王勾结妖邪攻破神京,已是人神共愤。明公若奉新君,便是正统所在!届时岚州檄文所至,天下义士必云集响应。”

说罢,刘虎又忽然压低声音道:“更何况……待大局稳定后,禅让之事古已有之。”

“场面话不必多言。”

郑均摆了摆手,他懒得听这些场面用语,张口道:“什么狗屁正统,若是正统有用,永昌皇帝会被围攻至死”

说罢,郑均忽然回过神来,张口问道:“你知道永昌皇帝驾崩的事儿吧”

“知晓。”

刘虎立马流露出一幅惨戚戚的模样:“先帝于皇城之中留有一盏性命灯,若是熄灭,则是代表陛下驾崩,或远遁中原,太子自会知晓……前些日子性命灯黯淡下来,多日之后便熄灭了个干净。”

“无论是驾崩还是远遁,神京皆无援,也因为这个,太子一时情急召了我等重臣议事,消息由此扩散,京中不少人动了心思,这才导致神京陷落。”

听到了刘虎的话语,郑均才对神京陷落有了一个印象。

确实。

就算是有两尊元丹武圣,神京也是三朝五国之都,自是坚不可摧,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攻克。

看来,是一定出了内应,被里应外合了。

郑均颔首点头,继续道:“既如此,便说说本督若立了个皇帝,会如何吧。”

刘虎闻言,立刻挺直腰背,眼中精光闪烁,声音压低却字字铿锵:“明公,恕下官直言,无论立不立这个皇帝,秦王、赵王、魏王、韩王这些李氏宗亲都会视您为眼中钉!您斩房冀、诛毕方,如今又收留太孙,在他们眼里,您早就是必须拔除的刺了!”

“况且岚州八郡之地,又岂能放在明公手里无论如何,秦王都会对您产生攻势,况且明公元丹十拿九稳,所谓的投效,对于李氏诸侯而言,也是笑话。‘天下主’的法相,只能有一尊呐!”

“但若立了新君,局面便大不相同。其一,肃州武黎扬、博州蔡抗、宣州卢正林这三位节度使,与李氏并无血脉牵连。他们现在按兵不动,无非是缺个名分,若明公奉天子诏令征讨叛逆,他们便可名正言顺地站队!”

“就说那武黎扬,他击退西狄后为何不趁势东进还不是怕落个乱臣贼子的骂名!再加上他在肃州,和那赵王本就不对付,可要是明公捧着加盖玉玺的圣旨去……”

刘虎突然做了个合围的手势:“如此,武黎扬可不会放弃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并且还能拥有盟友。”

“以下官的情报来看,这位武节度使,也怕是个想要凝聚‘天下主’的角儿,只不过如今被赵王掣肘罢了,明公若是拥立了个小皇帝,天下异姓想要凝聚‘天下主’的,怕是都会欣然应允!”

如今天下诸侯,为什么总是李家人在打闹,难道其他人就不想凝聚‘天下主’吗

当然不是,不少元丹武圣就等着凝聚天下主呢,尤其是北方的!

只不过现在李氏诸王太多了,若是贸然出头,可能会直接被按死。

但以永昌皇帝血裔,神武皇帝直系后代为由,拥立一个傀儡皇帝,大家想必是非常愿意在这傀儡皇帝命令之下,有了借口名正言顺的割据了。

说罢,刘虎继续道:“其二,开府建牙算什么明公若为摄政,朝廷中枢、六部官职皆可自任!如此,自然是能激励帐下群臣,若不如此,明公只能册封岚州官职,对于些许通窍武者而言,实在是太过于低小了。”

秋风卷起车帘,露出远处太孙乘坐的马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