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医学难题再攻坚
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医院实验室的磨砂玻璃窗外,城市还未完全从沉睡中苏醒,街道上只有寥寥几个早起晨练的人。实验室里,仪器指示灯闪烁,女儿李诗韵已在实验台前忙碌许久。她身着白大褂,眼神专注,紧紧盯着显微镜下的细胞样本,眉头拧成了个“川”字。
这是一种新型罕见病的研究样本,其棘手程度远超想象。病症像个隐匿的杀手,悄然侵袭人体免疫系统,搅乱免疫防线,发病机制却如一团迷雾,现有医学理论对其几乎束手无策。过去数月,李诗韵和团队投入大量精力,实验做了一轮又一轮,数据堆满电脑硬盘,可每次都在关键节点陷入僵局,毫无头绪。
团队成员陆续赶到,实验室里的氛围逐渐热闹起来。赵阳,戴着黑框眼镜,背着电脑包匆匆走进来,他是团队里的数据分析高手,擅长从海量数据中挖掘线索;林晓,一头利落短发,抱着一叠实验报告,她负责实验药物的研发调配,对各类药剂特性了如指掌;还有张宇,身形高大,推着装满实验器材的小车,他是实验操作的行家里手,任何复杂仪器到他手中都能精准运转。
众人围坐在会议桌旁,桌上堆满资料,电脑屏幕亮着前一天的实验数据。赵阳率先开口,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出一组数据图表,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大家看,昨天调整药物A剂量后,细胞活跃度有细微波动,虽然幅度小,但我觉得可能是个突破口,咱们要不加大剂量,再试试?”
林晓皱着眉,轻轻摇头,提出反对意见:“不行,药物A本身毒性就不小,之前动物实验显示,超过一定剂量,会对肝脏造成不可逆损伤。人体临床试验风险太大,得谨慎。”
张宇挠挠头,有些犹豫地说:“要不从基因层面找找方向?我听说国外有团队研究类似病症,发现某些基因片段突变与发病相关,咱们也能试试基因检测,说不定能找到关联。”
李诗韵认真倾听每一个观点,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她的笔记本上已满是密密麻麻的字迹,画满各种图表和标注。待大家发言告一段落,她抬起头,目光坚定又温和:“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赵阳,你继续密切监测药物A剂量调整后的细胞反应,不过剂量增加幅度要严格控制,做好毒性监测。林晓,你着手准备基因检测相关事宜,联系基因检测公司,定制针对这种病症的专属检测方案。张宇,你负责维护好实验仪器,确保后续实验精准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