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俊远听后,知道这是陛下在勉励自己,自己心中也更加的下定决心一定会把魏国国防大学办好,使之成为培养精英的摇篮。
在和楚俊远继续协商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过后,楚凡就决定离开了,毕竟还有着两个城市的学院需要自己亲自前往命名和制定校训,自己也不能在五星城当中就待。
至于自己第二天来完成后面的学院的命名和制定校训的工作,楚凡可不想把事情弄得这么的麻烦,自己第二天还要从皇宫坐马车跑到耀城一趟。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而且这样做也十分的消耗自己的精力,有这些时间自己和秋雅等人在皇宫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岂不是更好?
今天如此多的朝廷大臣都跟着一起的,自己如果明天才继续其他两个城市的学院命名和校训制定,那么他们明天也得继续跟着跑一趟,这样岂不是也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有的人或许会说,这些朝廷大臣完全可以在第二天的时候在自己的府衙当中处理公务,而不来到其他的两座城市参观陛下给学院命名和制定校训的过程。
能够当上朝廷大员的可不会如此的不知好歹,要知道第一天五星城的时候他们都跟随着陛下一起见证了陛下给五星城学院命名和制定校训的过程,第二天若缺席难免会被视为对陛下不敬,或者说是对皇族的藐视。
因此楚凡决定今日一并完成所有学院的命名与校训制定,既高效利用时间又避免大臣们奔波之苦,也体现了对朝臣的体恤。
在前往耀城的路上,楚凡看着沿途上扛着木头和抬着铁轨正在铺设铁路的劳工们,心中不禁感慨万千。魏国朝廷的执行力真的是十分的强大,在工部生产出了蒸汽火车车头的时候,开封城和三座卫城之间的铁路就开始进行大规模铺设。
要知道在蓝星上可是不可能有如此高效的执行力,要铺设一条铁路必须经过各个流程,也确保铁路的安全和稳定性。然而魏国却是在蒸汽火车研制成功过后立刻就开始了铁轨的铺设工作,楚凡也不清楚他们这样做是否会有安全隐患,但看到劳工们有条不紊的工作和工部官员严谨的监督,他心中稍感安慰。
但是为了以后魏国百姓的出行安全,楚凡决定还是要叫工部尚书汤鸿文到马车上来自己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和评估,那可是拿百姓的生命开玩笑。要知道如果火车脱轨或者翻了可是会造成巨大的伤亡的。
有很多时候也必须慢工出细活的,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如果真的有什么安全隐患。到时候非但不能成为魏国的助力,还有可能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