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贾玌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包围了海城。
海城城墙上,清军旗帜飘扬,士兵们严阵以待,显然早已做好了守城的准备。
贾玌骑在马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这座坚固的城池,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行动。
海城的护城河宽达四丈,河水湍急,城墙高耸,但对于他们而言,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贾玌抬眼望去,只见海城四周皆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视野开阔,这无疑为大军展开大规模的攻势提供了绝佳的地形条件。
贾玌眉头微皱,心中明白,若要攻下海城,必须先解决护城河的难题。
这时,苏瑾言策马而来,抱拳禀报道:
“都督,海城的护城河宽达四丈,水流湍急,若不切断水源,我军难以靠近城墙。
末将已派人探查,护城河的上游有一处水闸,现已成功控制水闸,切断了护城河的水源。
接下来,只需组织民夫填平护城河道,便可为我军攻城扫清障碍。”
贾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
“做得很好!此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填平河道,为大军攻城铺平道路。”
...
中军大帐内,贾玌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将领,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息。
不过帐内的毛志远神色倒是显得有些不佳,倒也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是此前白跑了一趟。
原以为此次先锋,多少能多积攒些军功,没想到什么都没捞着。
深吸一口气,用沉稳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诸位,历经苏将军两日的筹备,我们终于迎来了转机——海城的护城河水源已被成功截断,河道也已填平。
此刻,海城已毫无险阻可言,我军发起总攻的时机已然成熟。”
闻言,众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相互之间交换着坚毅的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海城将会似营口那般。
贾玌却并未被眼前的喜悦冲昏头脑,冷静地继续分析道: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济尔哈朗绝非易与之辈。他将兵力收缩至海城内,显然是抱定了长期坚守的决心。这意味着,我们将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此外,据锦衣卫密报,辽阳的岳乐已派出两万镶黄旗精锐,正日夜兼程赶往海城支援。
若让援军顺利抵达,海城之战将更加艰难。”
他顿了顿,手指在地图上狠狠地敲了敲,眼中闪过一丝冷厉,继续说道:
“我不想与诸位过多讨论此战的艰难,海城如今已是孤城一座,即便有城墙可守,又怎能抵挡我十几万大军。
况且,我们拥有众多威力巨大的火炮,这便是我们致胜的关键。
因此,本都督决定——全都要!既要拿下海城,也要吃掉这两万镶黄旗精锐!”
众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纷纷露出兴奋之色。
贾玌的胃口之大,显然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但也正是这种魄力,才是他们熟悉的都督,也让他们对此战充满了信心。
并且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若能将其一举歼灭,清军在辽东的有生力量将遭受重创,拿下海城之后,可以派兵直取鞍山,辽阳守军甚至不敢派兵防守!
贾玌捏了捏拳,继续说道:
“具体部署如下——
毛志远、苏瑾言、王子腾,你们三人明日分别坐镇东、西、南三门。
待护城河填平后,便发起佯攻,声势要大,但切忌深入,目的是吸引城内清军的主力,让他们误以为我军将在三面同时发起主攻。”
毛志远、苏瑾言二人闻言,纷纷点头,神色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