囦关,江风微凉,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吴国伦站在江边,望着远处层叠的山峦,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虽为邵武太守,但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位在延平任通判的老友——丁一中。
“何地逢君不可怜,客星双照七闽天。”他低声吟诵着,仿佛在为自己与丁一中的缘分写下注脚。
正出神间,身后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唤:“明卿兄,久违了!”
吴国伦回头一看,正是丁一中。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多年的分别都被这声问候化解。
当晚,二人在江边的小酒馆中把酒言欢。丁一中从怀中取出一卷诗稿,递给吴国伦:“明卿兄,这是我最近写的几首诗,请你雅正。”
吴国伦展开诗稿,只见字迹遒劲,诗意深远。他赞道:“玉华云气诗笥满,金锁江声署阁悬!一中文采斐然,真不负‘延平才子’之名!”
丁一中笑道:“明卿兄过誉了。不过,这玉华洞的云气,金锁山的江声,确实让人心生诗意。”
酒过三巡,丁一中忽然叹了口气:“明卿兄,你可知道最近盐铁之议闹得沸沸扬扬?朝廷为了充实国库,竟要加重盐税,百姓苦不堪言。”
吴国伦皱眉道:“煮海近闻盐铁议,征兵急藉水衡钱。这些弊政,确实让人忧心。但你我身为地方官,又能如何?”
丁一中摇头:“虽无力改变大局,但至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百姓做点实事。”
次日清晨,二人泛舟江上,江水清澈,两岸青山如画。吴国伦站在船头,感慨道:“只应白首劳王事,肯向青云问后贤。一中原,你我一心为民,或许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丁一中点头:“正是。不过,明卿兄,若有机会,你还愿意回到朝廷吗?”
吴国伦微微眯起双眼,极目远眺着那遥远的天际线,仿佛想要透过层层云雾看清世间的真相。他静静地伫立了好一会儿,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缓声道:“为官一事啊……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算是彻底看透了其中的门道。那些权谋争斗、勾心斗角,实在让人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