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江风微凉。茗子站在白沙驿的码头上,望着眼前这条蜿蜒的江水,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她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了元末明初的动荡年代。更让她惊讶的是,她竟然与传说中的刘伯温——刘基,成为了同行者。
“茗子姑娘,该上船了。”刘伯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温和而沉稳。他一身青衫,手持羽扇,目光深邃如潭水。茗子点了点头,跟随他登上了那艘即将启程的小船。
船夫撑起竹篙,小船缓缓驶离码头。江水在夜色中泛着微光,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静静地流淌。茗子坐在船头,望着远处的山峦,心中却无法平静。她知道,这次旅程注定不会平凡。
船行至江心,天色忽然变得阴沉。原本平静的江面开始泛起波澜,风卷着雾气扑面而来,仿佛要将整条船吞噬。茗子紧紧抓住船舷,心跳加速。她从未经历过如此险恶的天气。
“中流郁风雾,密雨蔽原阜。”刘伯温站在船尾,低声吟诵。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带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茗子回头望去,只见他的身影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仙人。
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雷声。江水翻腾,小船剧烈摇晃,仿佛随时会被巨浪掀翻。茗子感到一阵眩晕,几乎站立不稳。
“倾欹卧帆席,冯翼惑前后。”刘伯温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凝重。他快步走到茗子身边,扶住她的肩膀,“别怕,稳住心神。”
风浪越来越大,船夫已经无法控制船只。刘伯温当机立断,指挥船夫将船靠向岸边。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他们终于在一处山脚下停靠。茗子跟着刘伯温跳下船,踩着湿滑的泥地,艰难地向山上走去。
“怆惶投山馆,喜惧剧纷纠。”刘伯温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茗子明白他的意思,这次历险让她深刻体会到了生死一线的恐惧,也让她对刘伯温的冷静与智慧更加钦佩。
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处山馆,暂时避开了风雨的侵袭。茗子坐在火堆旁,浑身湿透,瑟瑟发抖。刘伯温递给她一件干衣,轻声说道:“平生历道路,艰难颇曾受。姑娘不必过于惊慌,人生之路本就充满险阻。”
茗子接过干衣,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看着刘伯温,发现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深邃的思索。她知道,这位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心中一定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感慨。
“刘先生,您为何如此镇定?”茗子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