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先锋刘江、朱荣与瓦剌的小股骑兵相遇于胪朐河,只几个回合的短兵相接,瓦剌兵就逆河败走。刘江看出了引诱的破绽,收拢人马,屯兵于河上,向皇上禀报消息。武安侯郑亨也抓了几个瓦剌散兵,得知瓦剌距此仅有二百余里了,全军上下立时紧张起来。
永乐大手一挥,对众将道:“穷寇勿追,刘江、朱荣乃明智之举。朕估计,从今以后, 一定会有更多的敌骑骚扰,那是在诱我深入。丘福之所以战败,就在于轻敌冒进,逞一时之勇。诸将切记:到了草原深处,那是瓦剌的天下,每一片树林,每一个山坳都有可能藏有千军万马,我等就要摆出拿猫当虎捉的架势,以战阵行进,以战阵扎营,随时应对偷袭和大股敌兵。先锋距大军一程,各军间以半程为宜!”
明军溯河而上,虽屡有敌骑挑衅,刘江、朱荣谨记皇上所言,也不追赶,候大军共同行进,到了三峡口,见山势奇特,生怕中了埋伏,方停顿下来。
不消半日,永乐率大军赶到,抬眼往前望了望,左右两条平缓的山岭向外伸展蜿蜒而 去,在几十里外朦朦胧胧的地方又交汇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型的口袋。只要扎紧袋口,断了粮草,多少人马也会困死饿死。永乐感觉这地形似曾相识,叫黄俨取来当年的绘图,就是嘛!和天寿山陵园的地形也有些相似,只是大多了!
小子还真会选地儿,朕的陵园在北京,这里的风水也不错,就送你马哈木做墓地好了! 朕不会嫉妒此地比天寿山大了多少倍,也不在乎你有那么多陪葬的。
“前面就是忽兰忽失温,”永乐边思忖边看图,对诸将道,“马哈木再也无路可退, 朕估计他已在山坳里设伏。成山侯王通、都督谭青——”
“臣在!” “领左右掖各五万人马在三峡口外三十里扎营,更放游骑在大营三十里外警戒,不许口外一个虏兵再入此口。” “遵旨。” “都督刘江、朱荣——”“臣在!”
“率所部七万人马在口内二十里扎营,多挖陷阱,暗布流哨,严防敌虏劫营。” “遵旨。” “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右哨各五万人马在口外东西各二十里处扎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居中,安远侯柳升领大营在外,就在三峡口扎营。” “遵旨。”
完整的战斗队形,任谁也无机可乘。 惯于夜袭劫营的马哈木派人在三峡口内刘江的大营外试探了一下,如果可能,则扎紧口袋,结果,踩翻陷阱,丢下十几个人和十几匹马退回了山里。 十天前,瓦剌三部所有能上阵的三万多人马就悄悄埋伏在了忽兰忽失温。进口的正面
约三十里的山坡上是答里巴、马哈木所部的二万人,左面山坡是太平的五千人,右面是把 秃孛罗的七千人。马哈木只在三峡口部署了少量人马,他是想,只要一声号令,三部人马 旋风一样突然从山上雷霆般滚过来,明军就会大乱,自相践踏,再英明的指挥者也无计可 施,伏在三峡口的人虚张声势就够了。
从两方的部署看,就知他打错了算盘。 次日,永乐率约二十余万人马进入峡内,命右掖谭青率所部死死守住三峡口,命皇太孙领其余兵马驻扎在三峡口外大营。然后分批次前行,并以随时投入的战斗队形拉开距离, 缓缓移动到忽兰忽失温腹地,在距正面山坡约五里许的地方排开阵势。
半个时辰过去了,任前锋刘江、朱荣的人马在山前叫骂、栖息,山上没有一点动静。 永乐羞于自己失算了,感到沮丧,遂命火头军埋锅造饭,军兵原地不动,严阵以待,工夫不大,各处军营上空都升起了袅袅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