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较远,或者自身遭遇到了危险,可以随时通过灵能跃迁引擎跳跃回到战列舰的周围,返回机库之中补充状态。
对于太空作战来说,没有空气阻力的存在,只有一些质量较大的行星,或者是恒星的引力,会对飞行有一定的影响。
这也就意味着,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只要是舰船所搭载的引擎越多,动力越强,那么舰船的飞行速度就越快。
这和星球内的传统理念是截然不同的一点。
受限于星球内的引力以及空气阻力,大体型的载具行进速度会比小的要慢。
但是在太空中,战列舰的速度,要比护卫舰,驱逐舰的速度更快一些。
这也就让小型舰船,在面对战列舰的时候,吃尽了苦头。
加上更强大的指挥模块,一艘战列舰,足以作为一个舰队的核心单位。
同十五艘战列舰一同赶来的,还有各种运输舰,陆军的登陆舰。
在天津四还有沃克星系的太空船坞中,绝大多数的舰容单位,当时都被战列舰给占用了。
但是太空船坞的扩建是一刻都不曾停止下来的,新扩建的这些太空船坞,在扩建完成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建造新的舰船、
小型的护卫舰,驱逐舰,或者是运输船和陆军的登陆舰等。
随战列舰一同而来的数百艘舰船,慢慢的进入到了南河二的星港之中。
这一幕也让在星球上观察着这个舰队动向的达尔哈什族的蜥蜴人们彻底的死心了。
这数百艘舰船中,有至少一半搭载的是陆军部队。
这些克隆人士兵最好的点,就是节省了大量的培育和训练的时间。
一出培育舱,就是训练合格的战士,能够穿戴上装备后,就直接的投入到战争之中。
除了陆军部队之外,运输船上也搭载了各种的设备和武器。
这是用于供应给南河二的太空船坞中,这些建造中的战列舰,以及接下来继续建造的舰船所使用的。
不仅仅是如此,还有不少的设备,是为了接下来攻占下了下方的生命星球之后,改造整个星球的工业设施,以及生产克隆人所使用的设备。
一些运输船在抵达之后,直接就开始了卸货,大量的设备和武器,被运输到了太空船坞之中。
这里的工人,绝大多数都是受管控的达尔哈什族的蜥蜴人,他们被迫的服从命令,将这些设备开始组装进入到战舰之中。
只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一批战列舰就能够以完整的状态出厂,再等约一年的话,第二批战列舰也可以建造完成。
估计那个时候,四个生命星球的地面战争都不一定打得完。
这一批支援而来的陆军部队,足足有一百二十个集团军,士兵的数量有接近五百万。
绝大多数的部队,都是机械化的部队。
另外,还有约两万台机甲部队,主要是都是d级的陆战型号机甲。
他们将是接下来征服这四个星球的主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