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在古老的禅林深处,有一片被晨雾轻抚的山谷,名为“瞬息境”。这里四季如春,溪水潺潺,石径蜿蜒,仿佛世间纷扰皆被隔绝于外。山谷之中,有一座古朴的禅寺,名曰“无相庵”,寺内住着一位智慧而慈祥的老禅师,法号慧明。
慧明禅师年事已高,须发皆白,但眼神却如秋水般清澈,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的本质。他常言:“万物皆空,生灭不息,唯有心性长存。”这话,对于初入禅门的学生们而言,总是显得既高深又难以捉摸。
一日,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慧明禅师带领众僧漫步于山谷之中,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草的清新香气。学生们或惊叹于山水的秀美,或沉浸于内心的宁静,唯有小沙弥云心,眉头紧锁,似乎心中有所疑惑。
“师父,”云心终于按捺不住,开口问道,“学生常闻佛教有言,鹅卵石等物质每刹那都在生灭,可我们的眼睛明明看到它们稳固不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慧明禅师闻言,微微一笑,停下脚步,目光温柔地落在溪边一块圆润的鹅卵石上。他轻轻拾起鹅卵石,递给云心,说道:“你且看这石,表面看似静止,实则内里蕴含着无尽的流转。正如流水经年累月,方能将其打磨得如此光滑。”
说罢,禅师引领众人至一处设有显微镜的静室。室内光线柔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慧明禅师示意云心将鹅卵石置于显微镜下,随着镜头的缓缓推进,原本看似平滑无奇的表面,竟显露出无数细微的裂痕与生长的纹理,宛如时间留下的痕迹,每一道都诉说着生灭的故事。
“你看,”慧明禅师语重心长地说,“这便是科学之眼所见之真相。我们的肉眼受限于其构造,只能捕捉到宏观世界的表象,而微观世界中的生灭不息,却需借助更精密的工具方能洞悉。这并非说我们的感官有错,而是提醒我们,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