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19章 关于梁俊明(二)
师父见到我的第一眼时,他都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这是堂堂吏部尚书的嫡亲孙子吗?怎么和外边吃不起饭的孩子一样,长得瘦小不说,穿得也不过就是能遮到身体的衣服,这衣服不仅样式老土,而且颜色灰扑扑的没有一丝孩子该有的鲜活气息,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尚书的孙子?!更何况这个尚书还是太后嫡亲的哥哥,皇上的亲舅舅,任他梁靖再怎么清廉,他家也不可能穷的连个孩子都养不起吧。
爷爷面对师父质疑的目光,有些难堪的说到:“你放心,这真的是我嫡亲的孙子,如假包换!”
“可是,他怎么是这个样子啊”师父嘴里的话不由脱口而出,说完了,师父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明白,谁家还没个糟心事啊,只要孩子成才,自己管那么多干嘛啊
“明达,我也不满你,实在是家门不幸,我有一对不省心的儿子和儿媳,”于是爷爷忍着心里的酸楚,告诉了师父我的处境,末了说道:
“明达,我实在没精力教导这孩子,可我又不能任他们这么挫磨孩子,长久下去,这孩子早晚回毁到他们手里!
至于你若是问我怎么不去找别人,说实话,对于别人,说句托大的话,我还真不放心,所以我只能请你出山,帮我这个忙。
明达,我别的也不和你客气,希望你看在我们同榜一届的份上,帮为兄这个忙,也可怜可怜这个苦命的孩子吧”说完这些话,爷爷对着老师弯腰长揖不起
老师赶紧伸出双手扶住了爷爷:“梁兄,你放心,只要不是这个孩子太过蠢钝、顽劣,这个学生我收定了”
就这样我拜了老师为师父,正式开始和老师生活和学习。
当我岁数渐渐变大时,父亲又纳了一个青楼的清官为妾,母亲这次没有了我的原因,且又与宋姨娘你来我往,斗的热火朝天,以她的智商已无暇再注意这个清官,于是在父亲乐见其成的情况之下,母亲,宋姨娘和新纳的清官姨娘三足鼎立,在后宅闹的整个后院乌烟瘴气,一片混乱!
而这时,我于读书一途也渐渐有所收获,在京城科考中考取了秀才和举人的身份。师父见我还小不急于进官场走仕途,又由于我读书期间一直和师父在一起读书,没有出去有过,于人情世故方面一窍不通,当然还有一条原因师父顾忌我的面子没有明说,那就是我的父母折腾的实在太不像话了,为了防止我岁数小没有定力,会被父母带歪,师父决定带我出去游学!
在这次在外游学期间,有一天,老师周明达接到了一封信,自己猜测可能是爷爷给老师的,因为爷爷在自己每次和老师出来游学游历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老师通信一下,以便时时了解到自己的情况。也会和老师探讨一些朝中政事。
而这次老师接到爷爷的信后心情就不是很好,甚至内心有一种自己都能看出的不平,不平?有什么事会让一直豁达开朗的老师感到不平呢?而为什么自从老师接到信后,看自己时会带上疼惜和怜悯的眼神呢?难道让老师不平的原因里有涉及到自己的事?可是自己并不想去和老师问原因,因为自己觉得,如果老师认为需要自己知道的话,他一定会主动告诉自己的,无需自己去过问,老师不说,说明老师并不想让自己知道,那自己就不要去打扰老师好了。
所以,梁俊明一直不知道周明达到底为什么不开心、生闷气,他也不敢去问爷爷,于是他只能更加听老师的话,关心老师的起居饮食,然而越是这样,梁俊明发现老师愈发的不开心,到最后梁俊明也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让老师能够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