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loka-dha^tu,巴利语同。音译路迦驮睹,意谓可毁坏之处所,略称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亦指众生居住之所依处,如山川、国土等。由上面所述,可知世界原指三界之有为世界;然大乘佛教亦指莲华藏世界(华严宗所佛之境界)、弥陀净土等,即包含超越相对世界之绝对世界、无为世界。
古代印度依须弥山之成立宇宙论,即以须弥山为中心,加上围绕其四方之九山八海、四洲(四下)及日月,合为一单位,称为一世界。合千个一世界,为一千世界;合千个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合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大千界、大千)。一个大千世界包含、症大三种‘千世界’,故大千世界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宇宙即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构成,由此可见世界之广大无边。
一佛施行教化之范围(即一佛土),或为一世界,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或为更广大之世界。‘世界’一语本与‘世间’同义,包含有情世间、器世间,然一般惯指器世间(山河大地)而言。
此外,住于一世界中之有情众生,可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等六道之别。其中,前五道所住之世界,称为欲界;而道之中,有色所住之世界,称为色界;无色所住之世界,称为无色界。然于大乘诸经论中,则载有诸佛净土存在于上述三界以外之。如摩诃止观卷五上载,于六道之外另立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圣,总称十界,此十界各有其所居之国土。又如华严五教章卷三依据华严经而举出十佛境界之所依为国土海、世界海二种。即:1国土海:十佛自体之所居,为不可圆融自在之依报。2世界海:舍那十身摄化之处,又分为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十重世界海、无量杂类世界海三类。
全世界(地球)的地理区域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东亚、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西欧、北欧、中欧、东欧、南欧;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北非、西非、中非、南非、东非、东北非洲(非洲之角)、西北非洲;南极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以上所述的也只是以我们这个地球为蓝本的世界而已。
而在我们可观测宇宙内,是存在文数字量级的这种世界的!
他们或许是我们人类无法理解的物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猜想的外星生物。
当然,茫茫宇宙中,与人类一般无二的生物群体,也是有的。毕竟浩瀚星海,有无尽可能。
我们所理解的宇宙中的一切世界,都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时空下的。
如果宇宙有边界,那一定是通往异时空的结界。
另外,对于世界这个话题,我认为还有平行世界与衍生世界。这些可以在内容中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