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江年父女俩回来家以后,除了她自己空间里存下的那一小座煤山,别墅内之前存放的原煤就已经都成了制好的蜂窝煤。
江渔之前不清楚哥哥嫂子家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煤,可她分得清好赖,听方霞说这是她之前搬家过来前准备在别墅里烧烤取暖准备的,没想到人还没过来,天就先变了。
江渔想了想b市先前的政策和那一大堆分量十足的煤堆,她默默闭上了嘴选择嫂子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注意到江年在搬东西,江渔关掉开关就跑来和她一起忙活。
炉子和蜂窝煤三楼原本就存放了不少,为了后期更换燃料时能速战速决,两人索性在每个煤炉附近直接堆了一堆煤球。
这种取暖方式其实在8、90年代时就极为流行。
不过煤炉燃烧期间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如果直接排放在密闭的空间里面的生物就会有中毒的危险。
江年亲自找到当初装修时方霞特意让人留的排烟口,打通墙上封闭着的管道,她就和江渔一起把底下的管道口安在了煤炉的排烟口。
方霞之前让人特意环绕着房间顶部布置了一整圈的管道,几个煤炉点燃后没一会儿,屋里的温度终于停下了下降的趋势。
江年给每个炉子的进气口留下一个小小的缝隙,这才和江渔转战来到了三楼楼梯的入口处。
封楼梯这种工作显然不太适合两位女性成员。
两人下楼时,江涛和江康二人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父子俩从地下室搬来了木条木板和气钉枪,把木条按照楼梯口的宽度和高度裁断后,便每边用两条木条夹着木板固定在了墙壁和顶上的梁柱上。
考虑到之后每天还要上楼给炉子添煤。
江涛费了些心思把两块木板做成了简易的推拉门,虽然比不上完整的密闭性要好,但总归要比单薄的塑料布或者敞着要好用的多。
布置完三楼的各项事宜,四人扭头回了各自的房间准备下一项工作。
之前江年就有些担心二楼会扛不住这次降温,所以一家人讨论过后就决定在地下室里腾出一间房子布置成临时避难所。
正好装修时地下室有间房间里配备了烟道和通风口,方霞便索性便让工人简单装成了一间杂物间。
这么久以来里面堆了不少家里一时间用不上的杂物,方霞趁着父子俩下楼找东西时和他们把杂物都挪到其他房间以后,整个房间倒也跟新的没什么区别。
至于吃喝和日常生活方面。
江家明面上吃的喝的和用的几乎都储存在地下室的储藏室内,就连给整栋房子提供能源的机器也都放在了那里,因此万一真的躲到地下室避难,整个底下空间完全能够满足他们一家的正常消耗和需求。
各自收拾好被褥和行李,几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地下室的杂物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