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这起悬而未决的盗窃案中,一个关键细节成为了连接两起案件的重要纽带。
案发当晚,小偷不仅将别墅内洗劫一空,还将目光盯上了停在别墅外的轿车。
趁着夜色,小偷用随身携带的工具,狠狠砸向轿车玻璃。
随着“哗啦”一声脆响,玻璃瞬间破碎,飞溅的玻璃碴子散落一地。
小偷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车内财物,慌乱之中,锋利的玻璃碎片划破了他的手掌。
顿时,鲜血如泉涌般顺着伤口流出,滴落在轿车座椅、方向盘以及地面上,在案发现场留下了大量触目惊心的血迹。
慈溪的办案人员在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凭借着丰富的办案经验,敏锐地意识到这些血迹可能是破案的关键。
他们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现场的血迹进行了细致的采集和分析,成功提取到了作案嫌疑人的dNA样本,并将其录入数据库,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借此揭开案件的真相。
当海宁盗窃案发生后,办案人员将两起案件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和分析,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在作案习惯上,窃贼在进入现场时,都会将鞋子脱掉。
无论是慈溪的高档别墅区,还是海宁小梅家所在的豪华小区,小偷似乎深知这样做可以降低脚步声,避免引起他人的警觉,同时减少留下明显脚印的风险。
其次,小偷在选择作案目标时,专挑看起来较为富裕的高档别墅区下手。
这些别墅区不仅居住着经济条件优越的人群,拥有大量的贵重物品,而且占地面积较大,房屋之间相对独立,便于小偷在作案时隐藏身形,逃脱追捕。
再者,进入别墅后,小偷的行动轨迹也十分相似。
他们都会从楼下开始,沿着楼梯逐步向楼上搜索,不放过任何一个房间。
在这个过程中,小偷始终只穿着袜子,蹑手蹑脚地行走,最大限度地降低行动时发出的声响。
这种有条不紊、高度一致的作案手法,让办案人员确信,这两起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海宁的办案人员带着从旅行包上提取的dNA信息,与慈溪的办案人员展开了紧密的合作,期望能整合两起案件的线索,抽丝剥茧,揪出这个狡猾的连环盗贼。
随着对海宁、慈溪两起盗窃案的深入调查,案件中诸多诡异之处逐渐浮出水面,其中最让办案人员感到匪夷所思的,便是犯罪嫌疑人超乎寻常的作案能力与神秘身份之间的矛盾。
能两次成功闯入监控密布、安保森严的高档小区,不仅顺利实施盗窃,还能在警方眼皮底下全身而退,这样的行径绝非一般窃贼能够做到。
按照常理推断,拥有这般娴熟作案手法和强大反侦察能力的,必定是一个经验老到、在盗窃行当摸爬滚打多年,且有着累累前科的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