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章 传承仁德(1/2)
第十一章:传承仁德
话说孔子带着弟子们在整理典籍的过程中,也没忘了把“仁”的思想传播出去,这传承仁德之路啊,就像一场充满意外和惊喜的奇妙之旅。
有一天,孔子决定让弟子们去附近的村子里给村民们讲讲“仁”的道理。子路一听,立刻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第一个去!我这嗓门大,保管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孔子笑着点头同意了。
子路雄赳赳气昂昂地来到村子中央的空地上,看到一群村民正在聊天晒太阳。他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各位乡亲们,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俺们老师孔子说的‘仁’。这‘仁’啊,就是要对人友善,要懂得关爱他人。比如说,看到有人饿着肚子,你就给他一口吃的;看到有人迷路了,你就给他指个方向。这就是‘仁’的体现!”村民们听了,有的点头,有的却露出疑惑的表情。这时,一个小孩跑过来,问:“大叔,那要是有人抢我的糖吃,我也要对他友善吗?”子路一下子愣住了,他挠挠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正在尴尬的时候,颜回及时赶到了。
颜回笑着对村民们行了一礼,说:“这位小哥问得好。对于抢东西的人,我们首先要劝他不要做这样的错事,如果他不听,我们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来制止他,但我们的心始终要保持仁爱的态度,希望他能改过自新。这就是在复杂情况下对‘仁’的把握。”村民们听了颜回的解释,纷纷称赞有道理。子路在一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心里暗自佩服颜回的机智。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吵闹声。原来是村里的两户人家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孔子带着其他弟子也赶到了现场。孔子没有立刻上前制止,而是对身边的曾参说:“参啊,你去劝劝他们,看看你对‘仁’的理解如何运用在这实际情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