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办公室内安静得只能听见两人轻微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李松缓缓开口:“这些人确实有些棘手。不过,厂子要发展,就绝不能任由他们肆意破坏规矩。这样吧,你帮我联系他们,传达清楚我的意思:只要他们愿意来厂子里正常上班,严格遵守厂子的规定,我可以既往不咎,留下他们。但要是依旧我行我素,不遵从厂子规定,那我也只能痛下决心,将他们开除。”
丁鹏有些担忧地说:“李厂长,这些人背后都有一定的势力,咱们如此行事,会不会招惹麻烦?”
李松目光坚定地看着丁鹏,说道:“丁副厂长,我理解你的顾虑。但如果我们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厂子就永无出头之日。我坚信,只要我们依规办事,合理合法,他们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而且,我这也是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只要他们愿意好好工作,对大家都有益处。”
丁鹏被李松的决心深深打动,说道:“李厂长,您说得对。我这就去联系他们,把您的意思准确无误地传达清楚。”
李松拍了拍丁鹏的肩膀,说道:“辛苦你了,丁副厂长。这件事刻不容缓,咱们得争分夺秒整顿厂子,让百花服装厂早日走上正轨。”
丁鹏站起身来,挺直腰杆,语气坚定地说道:“李厂长放心,我一定尽快办妥!”说完,便转身离开办公室,着手去落实李松交代的任务。
李松望着丁鹏离去的背影,暗暗握紧了拳头。他深知,接下来的整顿之路必定荆棘密布,但为了服装厂的未来,他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坚决清除这些阻碍厂子发展的“毒瘤”,让百花服装厂重焕生机与活力。
其实李松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他完全可以对这些关系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他们继续在厂子里不劳而获。毕竟,就算多养这七个人,从经济角度看,不过是多支付一些工资罢了,看似影响有限。
然而,李松深知,这种关系户真正危害的,是广大工人的积极性和工作态度。那些勤勤恳恳干活的工人,每日兢兢业业,却拿着与这些不干活的关系户相差无几的工资,心里怎能平衡?长此以往,他们的工作热情必定会被消磨殆尽,整个厂子的工作氛围也会变得消极懒散。这才是关系户对厂子最为致命的危害,恰似隐藏在机体内部的慢性毒药,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厂子的生命力。
李松对此洞若观火,所以他必须狠下心来进行整顿。他坐在办公室里,又开始思索其他方面的整顿计划。生产流程亟待优化,最好能构建起完善的流水线,彻底改变之前混乱无序的局面。同时,要对工人展开系统培训,提升工人技能水平,最大程度降低原材料的浪费和设备的损耗。而质检环节更是重中之重,产品质量乃是厂子的生命线,绝不能再出现质检标准不统一的情况。
正思索间,丁鹏那边已然开始行动。他先是逐个给那七个关系户打电话,委婉地转达李松厂长的意思。第一个联系的是工商局领导的亲戚,电话那头,对方语气极为不善:“丁鹏,你这是什么意思?想让我回去上班?我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儿,也不想干。你们李厂长是不是故意要刁难我?”
丁鹏赶忙解释:“您误会了,李厂长这么做也是为了改变厂子的现状。您也知道,现在厂子换了新厂长,一心想要做出改变,大家齐心协力,厂子发展好了,对您也有好处,不是吗?”
“哼,少跟我来这套!我看你们李厂长就是不懂事,我背后是谁他不清楚吗?让他别自找麻烦!”对方说完,便“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