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万事都具备了,还少一个东风呢,何况是万事完全不具备。
李琩就算是东风,也得顺着风向来啊,皇帝只是董事长,不是天王老子,不是什么都能说了算。
当你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曾经的所有想法和观念,都会被你亲自碾碎,然后重塑。
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方向,不是动动嘴那么简单,真要是那么简单,历史上的变法也不会大部分都失败。
李琩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给大唐设定一个正确的框架,并且要保证后世之君,继续按照他的这个法子走。
但是当下,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身安全问题。
李琩自打住进皇宫,又睡不着了,他害怕,总觉得有人要害朕,当你处在一个没有天敌的位置时,会觉得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敌人。
孤家寡人的感觉,他算是切身体会到了。
左右千牛卫,一个交给李无伤,一个交给郭敬,里面的人会被严格的筛选一遍,往祖上查,但凡政治背景有瑕疵的,全部取缔,换成李琩的隋王宅旧人以及宗室和武氏子弟。
这帮人将会全面保障李琩的日常安危,李琩在哪他们在哪,并且他会从当中挑选出二十四名千牛备身,各掌一队,各有其职。
“他们上路了吗”
紫宸殿,李琩召见了武明堂与薛和霑。
在大明宫,含元殿为外朝,也就是每年重大节日的大朝会在这里举行,宣政殿为中朝,也就是每日常朝,紫宸殿为内朝,就是皇帝在常朝结束后的时间,与大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这三座大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为含元殿,中间宣政殿,北面紫宸殿,做官一辈子,能进的了紫宸殿,基本都是顶尖人物了。
面对李琩的询问,武明堂点头道:
“三郎(武崇延)坐镇洛阳,大郎(武崇谦)和二郎(武崇晖)应该快到了。”
武家三虎随着李琩上台,已经意识到武家将会迎来一次大复兴,他们进京,其实就是来与李琩商议,武家今后能从李琩身上得到多少好处。
这是一次许诺的见面,将会决定武家在李琩主政期间,愿意出多大力。
这个家族从隋朝起家,武则天时期达到顶峰,随着权力而迁徙,太原老家已经没有多少人了,眼下的根据地在洛阳。
李琩当然不希望武家在洛阳一家独大,因为洛阳太重要了,直接决定了长安会不会饿肚子,李琩怎么可能让别人把控着他吃饭的锅。
所以他有意将武家的一部分人,迁入关中,以达到分解家族势力的目的。
“王鉷已经是御史大夫,他兼任的户部侍郎,交给武崇谦合适,还是武崇晖合适”李琩问道。
武明堂一听这话,顿时双目放光:
“自然是二郎崇晖,他于财赋一道还是精谙的,和霑就是他带出来的。”
事实上,武家因是商人出身,所以家族内部最不缺的就是商业人才及理财高手,裴宽去了一趟户部之后,特意求见李琩,希望李琩给他一些用人的权力,他要重整户部,配合李林甫尽快改善财政。
这个人,是个干实事的,已经与李林甫私下见过面,探讨过一些财政问题之后,他决定尽力辅佐李林甫,将大唐的财政重新带回正轨。
李琩当时就答应了,但是这个用人权利,只限于户部下设四司当中的七品以下官员,裴宽认为王鉷是个棒槌,建议罢免其户部侍郎。
李琩也答应了,并且告诉裴宽,会给裴宽寻摸一个高手高高手。
那么一直在洛阳处理漕运、管理商业以及掌管家族生意的老二武崇晖,自然就非常合适了。
薛和霑也是大为兴奋,因为李琩也有意让他接管度支司,但是呢,撤换度支郎中宋遥并不容易,需要时间,也需要合适的机会。
“有些事情,朕不方便说,但是你们两个都是朕的心腹体己,要代朕去说,”李琩道:
“接手户部侍郎,老二不要将他商人那一套作风带进来,也不要盘算着中饱私囊,权和钱只能选一个,选好了就不能反悔,他要是乱来,朕一样不饶他。”
薛和霑自然明白李琩的意思,闻言点头道:
“陛下放心,我会时时提醒,绝不会让老二借机损公肥私。”
商人本性就是见钱眼开,管理国家的庞大财物,很难会有人忍住不下手,王鉷不就是那样吗,多少国帑都是被王鉷以各种手段给批出去了。
要么说王鉷现在跟隐身似的,朝会上不说话,连头都不敢抬,因为他知道李琩清楚他的那些破事。
所以这一次李琩免掉他的户部侍郎之后,没有增加其它处罚,他心里的一块大石才算落地。
这是一个例外,李林甫和裴宽同时奏请免掉王鉷,王鉷自己也非常乐意卸掉这个担子,你情我愿,李琩才可以顺水推舟,否则的话,也不容易。
用武崇晖,是借助对方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辅佐李林甫和裴宽,不是让他赚钱来了。
“今年的武举,由裴敦复主持,选上来的人,于禁中任职两年之后,方可外放,”李琩看向武明堂道。
武明堂笑道:“陛下不应跟我说吧您在朝会上吩咐他不就行了”
李琩笑道:“武举从去年开始,都在李适之手上,现在我交给裴敦复,并不是觉得他比李适之更有能力,而是这项权力本该就是兵部的,这样的权力交割,朕要顾及左相的面子,不宜当众宣布。”
“臣妾明白了,”武明堂点头微笑。
卢奂拿走李林甫的科举权,裴敦复分走李适之的武举权,这是一种权力回归的体现,因为科举本该就是吏部管,武举也本该是兵部的事。
李琩虽然反对撤销中书门下,但并不是反对六部陆陆续续拿回一些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力,但是这个过程要慢慢来,直到李琩彻底集权
崔圆的妹妹进宫了,原因是李琩当初有过一段失眠的日子,而崔姮的柔情与肉体,帮助李琩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这个女人特殊就特殊在,她有一种天生的媚骨,在李琩面前的时候,举手投足之间,都极尽诱惑,让李琩忍不住想跟她羞羞。
当然了,这次进宫没有名分,得等到百日之后,暂时就是一个贴身服侍李琩的女人而已。
郭淑对崔姮并不排斥,一来,崔圆和丈夫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丈夫宠幸对方的妹妹,有加深双方感情的倾向,再者,丈夫眼下是皇帝了,内宫必然会充实起来,将来的女人会更多。
这是不可避免,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因为皇帝必须子孙繁衍。
就算丈夫像先皇一样子女众多,郭淑也不担心,因为丈夫重嫡出,嫡出只有自己能给。
“百日之后,后宫必然选妃,你千万把好关,别让一些乱七八糟的人进来,”紫宸殿后面的寝宫,郭淑的母亲王氏与大女儿郭氏,正在与郭淑聊天。
大唐的宫殿,都是前朝后寝的布局,前面办公后面寝居。
郭淑眼下,就和丈夫住在紫宸殿寝宫。
郭淑闻言摇了摇头:“我不能插手,陛下看中谁便是谁。”
大唐选妃和别的朝代不太一样,皇帝后宫基本都来源于大臣家里以及门阀世家,新帝登基之后,不用皇帝开口,各大家族就会从族内挑选适宜入宫的女子,推荐给皇帝。
而皇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拒绝的。
这也就导致了,皇帝的后宫,并不一定都长得非常好看,当然了,也不可能丑,哪个大臣也不敢这么埋汰皇帝。
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所以皇帝在宫内,真正宠幸的妃子很少,他们更喜欢的是民间选秀上来的采女,因为这类女子,都是颜值出众,精挑细选的。
基哥当年便大举选秀,以至于宫里美女遍布,被他睡了不少。
等到李琩继位,总不能睡他爹睡过的女人,所以要换一拨。
“小心点吧,老来福才是真的福气,你现在的荣华富贵,都是空中楼阁,说变就会变的,”王氏耐心劝说道。
大家郭氏也劝道:
“你身边就一个质女,太单薄了,这次族内会帮你选一个帮手,可以分担一些。”
郭淑当年嫁给李琩,当然也是带着陪嫁女的,他六叔郭幼贤的女儿,名叫郭湘,小字质女。
但是她这个帮手,身体不太好,总是养病养病再养病,别说帮忙了,不拖后腿就不错了。
丈夫也曾经宠幸过,但是兴趣不大,那么基本上已经失宠了。
“这个还是可以的,”郭淑点头道:
“偌大的宫中,总是需要些贴己的人,我也会想办法,让阿姐她们都回来。”
她还有两个姐姐在外面呢,郭淑从杨玉环身上还是学到一些东西的,就是将姐妹都召至身边,万一出个杨玉瑶那一类的,家人在长安的日子,就不用她担心了。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照顾自己娘家的皇后,翻遍史书都没有
朝堂的秩序,随着李琩上位,正在经历重建。
新老交替暂时做不到,那么一种新的平衡就需要出现,以保障李琩初期的地位得到保障。
说白了,重新划分蛋糕。
李林甫一派依然是势力最庞大的一支,因为李林甫的权力虽然被适当削弱,但是新加入的盖嘉运无疑让他实力大增,尤其是韦家在很多时候,也在支持李林甫的。
这就是权力的游戏,韦家当中,尚书左丞韦济本来是李适之一派,但是随着局势变化,又转向了李林甫。
正如美国换了一个总统,跟大帝又开始眉来眼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