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番外第7章 风水故事,村口枯井(1/2)

番外 第七章:风水故事,村口枯井

风水故事,村口枯井

在宁静而古老的青岩村中,村口那口饱经岁月沧桑的枯井宛如一颗镶嵌于大地之上的明珠,曾经是这个小村落里生活的绝对核心所在。每日清晨,当东方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那第一缕微弱却又充满希望的光芒悄然洒落下来,轻轻地抚摸着这片质朴无华的土地时,整个村庄仿佛像是一头沉睡已久的巨兽,被这轻柔的呼唤缓缓唤醒,渐渐地从静谧之中苏醒过来,变得热闹且充满生机。

伴随着公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和鸟儿欢快的歌唱声,村民们开始陆陆续续地走出家门,朝着井口的方向汇聚而来。他们有的挑着水桶,有的手持水瓢,还有的推着木制水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朴实而满足的笑容。大家相互打着招呼,谈论着家长里短,分享着昨夜的梦境或者今日的计划。

男人们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到井边,熟练地将水桶系在长长的绳索一端,然后用力把它抛入幽深的井底。只听见“咚”的一声闷响,水桶迅速沉入水中,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待水桶灌满了清凉甘甜的井水后,男人们再用粗壮的手臂使劲拉起绳索,一桶沉甸甸的井水就这样被提了上来。女人们则在一旁帮忙,或是接过男人手中装满水的水桶,或是细心地擦拭着井台上的灰尘。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围绕着井口嬉笑打闹,偶尔还会好奇地探头往井下张望,想要一探究竟这神秘的深井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男人们挑着沉重的木桶,步伐稳健有力,扁担在肩头随着他们的节奏微微晃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仿佛在哼唱着一首古老的晨曲。女人们则聚集在井旁的石板上,手中揉搓着色彩各异的衣物,溅起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她们一边熟练地清洗着衣物,一边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爽朗的笑声在井口周围回荡,为宁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烟火气息。孩子们也不甘寂寞,围绕着大人们嬉笑玩耍,时而追逐着一只蝴蝶,时而蹲在一旁观察蚂蚁搬家,天真无邪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口井,不仅滋养着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村子历史的见证者。井沿上那一道道被绳索磨砺出的深深凹槽,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痕迹,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老人们常说,这口井从他们的祖辈起就存在了,历经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见证了村子的繁荣与变迁。在旱灾的年份,周边的水源干涸殆尽,唯有这口井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出清澈的泉水,解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因此,它在村民们的心中,不仅是一口井,更是一份深厚的情感寄托,是村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起初,只是一些细微的迹象。村里的牲畜开始变得异常焦躁不安,平日里温顺的牛羊,到了夜晚常常发出惊恐的叫声,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搅得村民们难以入眠。接着,农田里的庄稼也出现了问题。原本郁郁葱葱、茁壮成长的麦苗,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逐渐变得枯黄萎靡。村民们看着自己辛勤劳作的成果遭受如此厄运,心急如焚,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浇水、施肥、驱虫,但都无济于事。庄稼依旧在一天天枯萎,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与此同时,村子里还发生了一系列离奇的失窃事件。村民们家中的物品,诸如农具、衣物,甚至是一些珍贵的传家宝,都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这些物品仿佛被一双无形的手悄然取走,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村民们相互猜疑,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起来。整个村子被一层诡异而又压抑的氛围所笼罩,人们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和恐惧。

而这一切怪异现象的根源,便是村口那口曾经带来生机与希望的枯井。每到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从枯井中便会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怪声。那声音时而尖锐刺耳,如同鬼哭狼嚎,让人寒毛直竖;时而低沉沙哑,仿佛是来自地狱深处的呜咽,诉说着无尽的痛苦和怨恨。听到这怪声的村民,无不吓得瑟瑟发抖,紧闭门窗,躲在被窝里,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原本宁静祥和的夜晚,如今成了村民们的噩梦,大家都在提心吊胆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村里的老人们围坐在一起,神情凝重地讨论着这些怪异之事。他们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脸上的皱纹显得愈发深邃。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长叹一声,缓缓说道:“这恐怕是井里的恶鬼作祟啊!咱们村子怕是得罪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这是来惩罚咱们了。”另一位老人也点头附和道:“是啊,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事情。看来,咱们得赶紧想个办法,不然这日子可怎么过啊!”众人听了,都纷纷表示赞同,可究竟该如何是好,却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整个村子陷入了一片恐慌和迷茫之中,村民们不知所措,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可怕的灾难能够早日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