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桂枝汤变化方(一)
沈卓然说道:“老爸,虽然说按照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原方,桂枝汤比现在的常用剂量多达五倍,看着怪吓人的,但实际上用不了那么多,我觉得李可大师在实践应用中的剂量比较实用可靠。”
“李可大师按照《伤寒论》原方剂量,取一半为基础剂量,比如原方中桂枝45克,芍药45克,生姜45克,皆取一半20到22克左右,炙甘草30克,取一半15克左右,大枣12枚,取一半六枚,这样的剂量既比原来的药方减少一半,又比现在的常用剂量,多了一倍左右,安全性和有效率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也容易让人接受,不至于像原方中的药量那么迅猛。”
沈学文点点头:“儿子,你说的对,我现在就经常按照理科大师的剂量给病人用药,确实治病效果比以前好很多,安全性,可靠性同样和以前差不多。”
“儿子,其实别看桂枝汤,只有区区五味药材,而且没有什么名贵中药,但是它的治病思路,以及药方的配伍都是非常精妙的,特别是通过加减化裁,一个桂枝汤就可以变换出十多种治疗各种不同疾病的方剂,这种一方多用的思维,才是中医学的精华。”
“儿子,你都知道桂枝汤有哪些变化吗?”
沈卓然点点头说道:“《伤寒论》中桂枝汤作为调和营卫的核心方剂,通过加减化裁衍生出多种方剂,体现了张仲景“随证治之”的辨证思想。”
1:桂枝加桂汤。
桂枝汤中把桂枝用量增加,从原方桂枝三两,增加到五两。
主要治疗心阳不足,寒气上冲,心痹之症。
心阳是心脏功能活动的动力,心阳不足则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等功能减弱。同时,人体阳气有温蕴、防御等作用,心阳不足时,外界寒邪或体内阴寒之气就可能趁机上逆,即“寒气上冲”,引发各种病症。
由于心阳不足,下焦阴寒之气循经上逆,就会出现从下腹部向上冲至心胸的感觉,患者可能会有气上冲的自觉症状,同时可能伴有心胸部位的憋闷、疼痛等表现。
心痹之症类似于现在的心绞痛,当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心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的以心悸、胸闷、心痛等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这里说心痹类似于现在的心绞痛, 是因为其症状与心绞痛有 相似之处,遇到患者有上面这样的症状,可以考虑用该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