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一连几个权臣都主战,让左丞相也非常奇怪,他是朝中重臣,怎么会一点不知道此事,而且这几个权臣中,还不是一个阵营,如此齐心必有蹊跷。一朝的大臣各自揣着五百个心眼子,没几个说实话的。知道不知道的都静观其变,即使被授权做事的,也只是告诉让说什么,至于意图没人知道。
此时皇帝李宝仁很担忧的说道:“既然众臣都同意出兵,那么就是说明图撒国势必要去救援,胡人和大漠人的危险程度已经威胁到我们南宗国的安全,礼部安排下我们之后南宗大军过境梁国与图撒国的文书。让谁去呢?”
吏部尚书躬身道:“陛下,臣认为以我们南宗的地理位置和兵员情况,还是与我们上次讨论的一样,武州发兵是最稳妥便捷的位置。穿过蟠龙关走鲁山郡一线,是最快、最省钱,最安全的线路。且武州确实是有能力,也有兵员可以去支援而不影响边境防守的安全。”
户部尚书一直反战,此时也破天荒的站了出来说支持出兵,还引起了一众朝臣的小声议论。他的理由是,经过户部推演,如若被胡人或者大漠人过境,南宗国经济倒退五十年不说,人口会缩减七成,如若动荡的年数越多,损失的人口和金钱会加速递增。关键是损失的金钱可以装备数百万雄师绰绰有余,光一两座城池被毁后损失的总额,就能满足十万大军征战的费用,所以去别人地盘上打仗,终归是省钱的。
兵部侍郎动了动身子,僵硬的身体,欲迈出一步,但是腿就是没动,远处看着他有些摇摇晃晃,他也不是不想发言,而是不知道后果。第一,他没得到任何消息,第二,有一定的背景关系需要他问一问,但是他一问很容易暴露很多问题而引发以后被针对。于是他晃了几晃,自己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他被皇帝李宝仁看到,眼神马上就对到了一起:“爱卿?怎么,身体有恙否?”
兵部侍郎惶恐:“谢陛下关心,最近有些乏累,没有事,只是……”
李宝仁追问道:“只是什么?”
兵部侍郎终于也没有下定决心,决定观望,于是顺着他人的话说道:“只是臣担心胡人进攻,只有我们三国,是否能够顶得住,越国、陈国、姜国还有之众附属国和小国家都不动吗。倾巢之下安有完软,臣建议联络各国共同发兵。如若胡人不进攻,就先联合起来灭掉大漠人,随后调转枪头集中打击胡人。既然他们有虎狼之心,入侵又如何,总比他们打到我们这里强。最关键的是异族信奉的宗教与我们不同,杀异教徒,是他们首当其冲的是事,到时候佛教必将逢灭顶之灾,故臣也同意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