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笛好奇的睁大眼睛,她还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么当导演的。
“你说的知名导演是谁啊?”
“还能有谁,墨镜王和陈大诗人呗。”
陈锦年讲完后,发现王一笛若有所思,急忙补充道:“你可别学他俩,影坛这么多年,也不过出了这两朵奇葩,墨镜王是搞海外参奖的,陈大诗人是搞影城地产的,他们可以不在意票房,只追求文艺表达,但其他人不行,学不来的。”
文艺这碗饭是天生,没法学,而且如果院线里全是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那全国上下一万多家电影院早就饿死了。
“我没打算学,我是只是思考。”王一笛咬着筷子,“万一,我是说万一咱这部电影的票房很低,赔本怎么办。”
“《河边的错误》投资不高,加上更换成数码摄像机,拍摄和制作费用又省了一大笔,真实成本也就两千多万,而且真赔了还有其他电影兜底,放心吧。”
潘月明是翻红了,但仅仅是在网剧领域翻红的,在其他领域,尤其是脱离的企鹅平台的自制剧,潘月明依旧算是边缘角色。
在强调票房号召力的院线市场更是如此。
没人邀请他当主角,大制作和一流剧组也不会用他,长期处于三四线开外的明星,连小咖都算不上。
放在剧组里讲,潘月明的片酬,甚至比戏份更少的闫妮姐还要低,堪称物美价廉。
提起其他电影,王一笛赶紧放下筷子,关心的询问。
“《周处》的票房怎么样,我在剧组忙一天,还没有看过最新的票房数据。”
“票房自然是相当不错。”陈锦年歪头看了一眼电脑屏幕,“要不是麻花的电影在黄金场次的占比太高,今晚的总票房就能超过它了,可惜了,还是得等明天了。”
截止当前,《李茶》的票房是7006.3万,《周处除三害》的票房是6766.8万,且前者的实时票房增速要快于《周处除三害》。
不过陈锦年倒是相当看得开。
对方是喜剧合家欢的电影,在十八点半到二十二点的黄金场,确实是碾压级别的排片,靠着高排片甩开他的电影也是情理之中的。
只不过《李茶》的屎尿屁和性暗示的梗实在是太多了,根本不是合家欢的喜剧,也就今天能还能靠着首映日的优势打一打,明天就它什么事了。
此时,手机的王一笛已从兰姐的口中,得知的目前的具体票房,当即兴奋的说道:“那咱们是不是有望拿下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啊。”
“差不多,今天是调休的工作日,只是牛刀小试,明天才是国庆假期第一天,大盘能冲到多少,综合排片是多少,过了十二点就全出来了。”
“太好了,我们的电影终于能拿下一个档期冠军喽。”
“等国庆假期结束,我就回去找你庆祝庆祝。”
“好啊,我帮你组织庆功宴……”正在兴头上的王一笛瞬间脸色一垮,她又回想起当地热烈的菜肴,“算了,我们还是去深圳吧。”
陈锦年咧嘴一笑,在剧组短暂待过的他,自然明白王一笛在愁什么。
不过王一笛的忧愁好解决,请一位厨师就可以了,但有些人的忧愁就解决不了,比如麻花还在跑宣传的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