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骨的冰凉灌进口鼻,也填进了我胸前无法愈合的血洞,激得我浑身一颤。
我竟在跪倒之后又跌倒,死猪般趴在了雪地上。
我立即明白了为何自己会失利受伤。
虽然我和张立明都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我们的身体情况也都是被“黑虎掏心”,但我们的状态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
“刑天”在回光返照的情况下力量和速度都会进一步增强,悲愤之下的张立明战斗力绝对不逊于在青城山上对战德古拉的时候。
也就是说,他身上的伤势在战死之前,都可以看作是增强替身力量的增益。
而我的胸腔同样被击穿、心脏无法重生,这虽然不会让我陷入重伤垂死的状态,但却是实实在在削弱了我本身的状态,让我的实力微不可察地下滑了。
倘若是面对其他对手,我甚至都难以察觉到那微不足道的虚弱对战局会有什么影响。
可我面前的对手,是速度冠绝当世,力量足以一击湮灭“月影花园”的最强近战替身。
此消彼长之下,张立明刚刚的全速一击打出了近乎光速的极速,而我的思维却比全盛时期慢了一丝。
受限于神经系统的物质构造,脊椎动物的思想在一秒钟内最多可以传递120米左右。
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思维速度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快,其传递速度大概只有250千米\/小时。
而就算我的思维速度比以上的数据都要快、快上十倍百倍,也绝无可能跟得上“刑天”蓄谋已久的终极爆发下的速度。
这就导致了我临时起意操控楼梯的瞬间移动,完全跟不上“刑天”预谋已久的先手“打断”行为。
最后,因为两者的发生时间几乎是同步的,所以“刑天”的破坏行动得以正好卡在了我“检测楼梯领域”和“发动替身操控”两个行为中间的一刹那,这才导致我瞬移失败、遭到反噬。
而张立明能够抢占到这一战机,就说明他不是和我同时出手,而是早有准备,在他后退十米拉开距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挥出这一击的全部蓄力。
他十分清楚地明白,我的替身能力根本不是暂停时间,而是小范围内的瞬间移动。
他甚至已经知晓了我发动替身能力依赖于地形的完整性。
原来这就是你的底气啊。
你真的成长了呢……
不,应该说你已经成长到足以和我比肩,甚至隐隐有可能超越我的地步了。
感慨的心情和倒地惊骇一齐划过,但我的心绪从未在此停留。
我在晕眩跪倒的瞬间就明白,张立明要对我发动绝杀的一击了。
“视界”洞察掌控的领域已经被一分为二,他不再可以完美感知周遭。
音速仅有340m\/s,这个速度远远小于“刑天”的全力爆发。
所以在这个决定生死的刹那,我也听不见任何对手行动的声响。
也许我究极生物的视力可以帮我分辨对手的身影,但我此时的脸还埋在雪地里。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行动都必须要在看得清、听得明之后才开始。
无需任何观察,甚至无需战斗本能的触发,我便已经计划好了应对程序。
首先,张立明的这一击是奔着决胜负而来,而对于能让对方伤势无法愈合的“刑天”来说,只要伤到我他就已经赢了。
所以在这生死关头,我非但不应该用替身附体、全力闪躲,反而应该趴在原地不动。
狂霸的劲风从我头顶扫过,这一斧是连刃风的破坏力都足以斫金碎石的横斩。
回光返照下的张立明,全力一击完全能够覆盖半径十米之内的全部区域,这一击横斩能把三百多平米内的全部存在拦腰斩断。
我如果跳起来拼命闪避,绝无可能闪过这一招,倒霉的话甚至会被直接切开脑子。
下一招,张立明必定会选择在冲锋横斩过后,回身向我倒伏的地方发起竖劈。
因为我如果没被横斩击杀、击伤,原因大概率就是晕眩还没结束、根本没来得及起身。
“刑天”只要伤到我就能锁定胜局,张立明一定会赌我在晕眩之下的速度快不过他的全速——赌中了我就死,赌不中他也没有任何损失。
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现在的行动速度已经完全被张立明超越,同时行动的话我不可能比他更快。
但就像他刚刚预判打断了我的操控楼梯一样,我是在他发动横斩的时候就计划好了如何应对他的下一招,完成了预判和先发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