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哎呀,那少年有麻烦了……” 在街道一侧,被人群给挤得推到一边的一位身形微胖的中年妇人,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块色泽淡雅的绸缎,这时她一抬头,不经意看到街道中间扫去,眼睛陡然间瞪得溜圆。
她的嘴唇微微颤抖,那声惊呼不由自主地从口中溢出,声音里裹挟着深深的担忧与惶恐,仿佛已清晰预见即将降临在少年身上的可怕灾祸。慌乱间,她手中的布料悄然滑落,掉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可她却浑然不觉,视线如被磁石吸引般,紧紧地锁在街道中央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年身上。
“这人是谁?怎么就这样打人呢?” 一个年轻后生,身着洗得泛白的粗布麻衣,手中紧紧攥着刚买的几个炊饼,饼上还残留着些许摊主的余温,那是集市生活的烟火气。听到喧闹声后,他猛地转过头,嘴巴惊愕地张得老大,原本灵动有神的眼睛里此刻写满了疑惑与愤慨。他一边急切地说着,一边踮起脚尖,努力伸长脖子,身体前倾,如同一只锁定猎物的猎犬,试图穿透层层人群,看清究竟发生了何事。他手中的炊饼随着他的动作剧烈晃动,其中一个险些掉落,他赶忙用另一只手牢牢护住,可眼睛却始终未曾离开街道中间那混乱不堪的场景,眼神中满是对暴力行为的不理解与愤怒。
“哎哟要遭,那杨六子可不是什么好东西 ——”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一根老旧却被岁月打磨得光滑的拐杖,原本正悠然迈着慢悠悠的步伐,尽情享受着集市的热闹与悠闲。然而,这阵突如其来的嘈杂声,让他的脚步陡然停下,脸上的皱纹仿佛瞬间又深了几分。他缓缓摇了摇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无奈与叹息,那叹息声仿佛承载了多年来对杨六子种种恶行的了解与忌惮。话语里透着对杨六子深深的畏惧与厌恶,像是提及了某种令人作呕的东西。他拄着拐杖的手微微用力,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似乎试图借此平复内心的不安,也像是在向过往那些被杨六子欺压的经历无声抗议。
这几声惊呼,宛如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层层汹涌的涟漪,在人群中迅猛扩散开来。周围的人原本还沉浸在各自的买卖交易与愉快交谈中,此刻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惊讶地转过头来,目光顺着声音的方向投去。原本熙熙攘攘、各忙各事的人群,一下子被这几声惊呼吸引,纷纷侧目,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好奇与担忧的情绪如同潮水般在人群中蔓延。有人低声猜测着少年的身份,有人愤慨于杨六子的恶行,一时间,整个集市的氛围变得紧张而压抑。
此刻,街道两侧密密麻麻的人群,如同被惊扰的潮水般剧烈涌动起来。人们你推我搡,都渴望一探究竟。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仗着矫健的身形,使劲往前挤,试图拨开前面层层叠叠的人墙,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急切与好奇;有的妇女则一边紧紧护着身旁年幼的孩子,一边努力张望着,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 “这是怎么了”,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安;还有些老人,被汹涌的人群挤得站立不稳,只能紧紧抓住身旁的摊位,眼神中带着不安与好奇,他们深知集市中的混乱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终于,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家看到了那个被无情推搡到路中间的少年。
那少年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身形瘦弱得好似一根在狂风中摇曳的细竹竿,仿佛一阵稍大些的风就能轻易将他吹倒。身上的衣衫破旧不堪,到处都是补丁,那些补丁的颜色、材质各不相同,就像一块块丑陋的伤疤,无声诉说着他生活的艰辛。微风轻轻拂过,衣衫随风轻轻飘动,愈发衬出少年的单薄与无助。他的头发有些凌乱,几缕发丝耷拉在额头,遮住了他半张脸,眼神中满是茫然无措,像是一只误入狼群的小绵羊,对周遭发生的一切显得惊慌失措。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身体微微颤抖,不知是因为刺骨的寒冷,还是内心深处的极度恐惧。
街道两旁,许多稍微有点眼力劲的人,这个时候都在心里暗暗叫苦。被人推搡到街道中间,倘若只是平常时刻,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可偏偏不巧,他正好挡在了即将经过的衙门游街队伍的必经之路上。远处,衙门游街队伍正缓缓而来,犹如一条缓缓蠕动的威严长龙。衙役们身着整齐划一的黑色制服,制服上的银色花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冽的寒光,仿佛在彰显着官府的权威。他们手中紧紧握着长棍,步伐整齐有力,每一步落下都仿佛带着地动山摇的气势,威风凛凛。队伍中间,坐着几位身着华丽官服的官员,他们神态威严,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宛如一尊尊冰冷的雕像,散发着让人敬畏的气息。身旁簇拥着一些师爷和随从,师爷们手持书卷,低声交谈着,神色间满是对政务的专注;随从们则毕恭毕敬地跟在后面,随时听候差遣,时刻准备为官员们效力。这要是冲撞了官府的威严,按照惯例,少不得要挨一顿严厉的训斥,弄不好还有可能被抓进大牢,遭受皮肉之苦,甚至会牵连家人,导致家破人亡,这样的后果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