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9章 发展成世界大战(2/2)

英法也没少在大汉进行舆论宣传,可惜起到的作用有限。相比英法,大汉对德国的感情有中距离产生美的因素。李鸿章虽然已经死了,但经历过天津教案的人还活着,很多亲历过当初法国领事丰大业有多么蛮横的人大把活着,只是老了而已。跟法国、俄国打过仗的人更是不计其数。鸦片战争已经伴随大清王朝走进了历史,成了年轻孩子的耻辱记忆。这些都让英法不可能打赢舆论战争。

最后反倒是将菲律宾卖给大汉的德国,普遍更受欢迎。这甚至让英法感到了远忧,担心战争持续太长时间,会让大汉有可能加入德国一方。

英汉同盟的谈判卡在了湄公河问题上,大汉坚决反对日本接收这块殖民地。可法国也不敢背盟,日本两百万军队已经进入法国,用了两年时间组建的日本欧洲军团,现在是当主力部队使用的,这群牲口用来填战壕相当好使。日本海军也活跃在亚欧之间,为大英帝国的贸易线护航,已经是英法集团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德国则鼓足了劲忽悠大汉参战,好瓜分英法广袤的殖民地。至少南洋地区能划给大汉,还欢迎大汉去攻击英国的印度。

大汉和德国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深,这个六亿人口的大帝国,即便德国停止粮食生产,也不会引发大汉帝国的饥荒,因为每人少吃一口都足够德国人吃饱了。更何况大汉帝国的粮食供应一直很充足,东北地区能养活半个国家的人口,山河四省、两湖地区、四川盆地,这都是产粮大区,粮食绰绰有余。还有西伯利亚,经过十年的辛苦移民,代价十分巨大,因为最好的土地都是从俄国农民手里买来的,开价10两银子1亩,俄国国内的黑土地才100卢布1俄亩,1俄亩是16亩,大汉开价是俄国本土地价的两倍,所以聪明的300富农早就卖了地回俄国了,留下了500万傻乎乎的俄国农民坚守。富农出卖的土地占了1亿亩俄国人耕地的一半,买下这5000万亩,花了大汉政府5亿汉两,在这些土地上建立了50万户军屯。因为都是零敲碎打买来的土地,所以俄汉杂居。

当然西伯利亚的军屯可不止50万户,而是200万户,其他军屯设立在地理位置稍差的偏北位置,虽然投入更低,但每户土地面积更大,标准是1000亩地一户(大多无法耕种)。勒拿河、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上游地区凡是能开垦的土地都开垦了出来。西伯利亚地区,连带俄国人占有的5000万亩耕地一起,总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3亿亩,这里生产的粮食,甚至不用来出售,全都用来喂养牲口,西伯利亚的牲口们节约一口,大概也够德国人吃的。

现在两国间的粮食贸易规模已经非常巨大,德国的土地开始大面积撂荒,但依然有充足的食物保证民众生活,如果不是有大汉的粮食供应,早就要闹饥荒了。

两年战争已经让各方开始接受这是一场长期战争的现实,此时拼的是国力,纸面实力是一部分,将纸面数据变现的能力更加重要。德国是绝对的优等生,两年时间动员500万人,每年还能有100万人达到参战年龄,后劲十足。俄国依靠庞大的人口也动员出了500万人,还没达到潜力。法国400万,英国100万,意大利200万,奥匈300万。

纸面上英国是最拉的,实际上奥匈是最拉的。这个国家毫无希望可言,动员的部队斗志低迷,老兵损失过大,始终处于拿新兵填战壕的恶性循环。

很多事情根本没法解决,奥匈在每一项军事指标中都受到制约。他们部队中甚至还大量采购青铜炮,只因为青铜炮耐用,虽然军队不喜欢,可是匈牙利财政部喜欢。任何一项措施都需要经过匈牙利和奥地利两国议会通过,造成了事事都拖延,事事都不顺的情况。

战前各国中,军费最低的是三个国家,日本2300万英镑,意大利2200万英镑,经济实力强的多的奥匈竟然只有1700万英镑。奥匈一个师四十二门炮,连俄国的四十八门都比不上。盟友德国一个师则有八十门炮,法军也差不多。数量少就算了,法国虽然走了歪路,迷信步兵炮加刺刀的进攻战术,全军只装备75速射炮,但好歹标准统一,奥匈炮少种类多,混用四十五种不同的炮,光是为这些大炮供应足够的炮弹对后勤就是一个噩梦。

奥匈的军官们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但他们连自己都顾不上,奥匈的中高级军官的工资水平甚至比不上小学老师,各级军官靠贪腐维持生计。战前打下的基础决定了奥匈部队中军官比例更低,训练水平更差。战后按照战前编制扩编的部队,也是成比例的差。

这就是为什么奥匈堂堂一个欧洲列强,竟然会连装备了法式装备的塞尔维亚都打不过的原因。

带着这样一个拖油瓶,德国坚持了两年,于是开始出邪招,德国人放毒了。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