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7章 放美国一马(1/2)

此时在欧洲,德国出面调停,法国陈兵大西洋沿岸,摆出为俄国老表不惜一战的态度。

英国只能在俄国没有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接受一场谈判。

谈判桌上,法国坚决不允许过分削弱俄国。这是他坚定的盟友,要是俄国被肢解,以后再跟德国打,上哪找帮手去?

德国为什么调停,真的让人费解,或许是因为俾斯麦时代之后,德国在欧洲外交地位中的优势,让威廉二世不愿意放弃主导国际局势的机会和那种虚荣。削弱俄国,对德国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但俄国崩了他的盟友奥匈也跟着被连累,虽然奥匈没有跟英国直接开战,可谁知道英国对英意同盟如何解读,收拾完俄国,万一调转枪口朝向奥匈呢。那时候德国是不是被迫得下场跟英汉同盟做一场?

此时的巴尔干地区,俄国已经被分割在几个孤立区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几个上一集的配角早就没了戏份,也就希腊和奥斯曼还没有杀青。

塞尔维亚已经流亡,保加利亚贫弱的国力已经耗尽,开战时的59万大军,此时消耗的不足20万,且弹尽粮绝,比俄国还惨。整个保加利亚陷入经济危机加饥荒中,生产大量破坏,老百姓不断逃亡,难民席卷邻国罗马尼亚,甚至涌向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

在这种情况下,俄国代表还敢硬气的对英国提出的每一个条件都进行驳斥。

英国一怒之下,登陆阿尔巴尼亚,相当于接收,沿途崩溃的俄保联军没有任何有效的抵抗。但向莫斯科推进,就实在是没有余力了。

谈到八月,俄国局势进一步恶化,终于不敢坚持了。因为蒙古大汗的军队已经从西伯利亚方向杀到了喀山,大热的天,他们还穿着皮袍(藏骑兵),打死俄国人也不敢承受莫斯科再次沦陷于蒙古的耻辱。

此时奥斯曼帝国一雪前耻甚至前前耻,虽然奥斯曼此次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国内物价涨了十几倍,民不聊生,但在胜利和英国的支持下,他们横扫高加索山脉,占据了整个高加索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

最终达成了一份俄国自称历史上从未接受过的屈辱条约——蒙古人统治不算。

在这份柏林合约中,俄国割让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地区(车臣在这)给奥斯曼帝国,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割让给未参战的罗马尼亚,废除罗马尼亚跟俄国签订的军队过境条约。俄国在中亚地区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哈萨克斯坦汗国必须复国,这个附加条款得到英汉两国的保证。

接下来是重头戏,俄国割让整个乌拉尔山以东部分,包括整个西伯利亚在内的土地给蒙古大汗,这可是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历史上第一份割让土地超过千万公里的条约出现了!

这有肯定前无古人,有没有来者就得看大汉帝国和大英帝国的后代争不争气,会不会出现一个尼古拉二世——这份条约尼古拉后来没签,但大汉已经实际占领,也没有继续开战,两国之后很长时间处于没有和约的停战状态。

俄国尚且如此,保加利亚这个小弟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被肢解,巴尔干山以南地区全部割让给奥斯曼帝国。作为交换,奥斯曼将整个滨海马其顿交给希腊,希腊放弃对阿尔巴尼亚的要求。塞尔维亚同样放弃阿尔巴尼亚,作为交换,塞尔维亚得以保全塞尔维亚人聚居的北马其顿,不用与黑山被分割。

对塞尔维亚的处理,部分满足了奥匈的要求,毕竟人家英国打赢了吗。作为同盟参战的意大利,如愿以偿得到了发罗拉周边。但没有从奥匈得到一寸土地,达尔马提亚和特伦蒂诺地区依然牢牢掌握在奥匈手里。

阿尔巴尼亚则应奥匈的要求,得到独立地位,将从欧洲选一位国王建立王国。

最终以牺牲俄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为代价,结束了这场战争。

英国得到的,除了奥斯曼帝国以前就给予的大量特权,还租借了塞瓦斯托波尔,英国势力直接进入黑海。同时在外交上重塑巴尔干体系,通过让罗马尼亚得到比萨拉比亚这个罗马尼亚民族地区,得到了罗马尼亚人的友谊。奥斯曼则成为铁杆盟友,以后担心俄国报复,只能牢牢抱住大英帝国的大腿。

至于大英帝国和大汉帝国这对盟友,很快就在中亚划界问题上产生了龃龉,大汉跟俄国的边界好划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就是天然分界线,俄国人经此一战将自己打成了一个纯粹欧洲国家。但中亚草原上并没有天然边界,希瓦汗国等要划给英国控制的三汗国早就灭亡了,历史边界很容易引起纠纷。

英国肯定是要控制这里的,不然他为什么要租借撒瓦斯托波尔,这是冲着欧亚大铁路去的。穿过哈萨克的铁路线直通黑海,终端是塞瓦斯托波尔。英国占领黑海,沿着铁路线实施控制,跟伊犁连通,欧亚大通道就掌握在英国手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cco.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