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孙家势力崛起,已成江东不可忽视的力量。但孙策行事果断决绝,对世家大族手段强硬,在他的带领下,世家虽暂时依附,却也处处受限。张昭心里明白,这般合作,虽助孙家成就了当下,可长远来看,对世家而言,无异于饮鸩止渴。待孙家大业稳固,难保不会对世家进行更为严厉的打压。
可孙权却截然不同。他年纪尚轻,未曾经历战场上血与火的残酷冲击,还未养成那铁血冷酷的手腕。在与孙权的交谈中,张昭更是深切感受到他性格中的温顺柔和。而且,自己即将成为孙权的老师,未来的日子里,朝夕相处、言传身教,他自信能对孙权产生深远影响。在他看来,以孙权的性情,日后对世家大概率不会抱有太大的仇视。
身处这乱世之中,谁又甘愿平庸度日?哪个世家大族不想再创辉煌、开创一番事业?孙家如今根基已稳,若能换一个性格温顺、受自己影响颇深的领导人,岂不是妙事一桩?想到此处,张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翳,一个堪称完美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想方设法除掉孙策,再将孙权推出来执掌江东大局。到那时,世家大族便能在孙权的统治下,重新找回往日的权势与地位,继续在江东这片土地上翻云覆雨 。
在这乱世之中,从来不缺才华横溢的人才,也不乏怀揣壮志、欲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就拿世家来说,他们的身影贯穿了整个历史走向。汉室的兴衰,背后有世家势力的推波助澜;曹家的崛起,同样离不开世家的支持与助力;孙家在江东的立足与发展,也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家族所扶持的人物,无论是曹操、孙策,哪一个不是人中豪杰、乱世枭雄?
有人说时事造英雄,动荡不安的局势为英雄的诞生提供了土壤;也有人讲英雄造时事,那些极具雄才大略之人,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勇气,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但无论怎样,他们都绝非表面看上去那般温顺无害,像小绵羊一样任人宰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算计与谋划,在心底勾勒着属于自己的宏图霸业,于这乱世之中,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不择手段,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 。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乱世,人心的微妙变化如同暗处涌动的潜流,悄然改变着各方势力的走向。孙策一心将孙权视作崇拜自己、性格温和且手段尚显稚嫩的小弟,对他满怀兄长的关爱与期许,却未曾料到,一场悄然的改变正在孙权身上发生。
张昭,这位天下闻名、极具大才之人,在担任孙权老师的日子里,有意无意地对孙权展开了别样的教导。课堂之上,他不仅传授知识学问,更在权力与欲望的话题上,对孙权进行着巧妙的诱导。十一二岁的孙权,正处在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若渴却又难以完全洞悉世事的年纪。面对张昭这样一位备受尊崇的老师,孙权满心都是敬仰与信任,毫无防备地接受着他的言传身教。
张昭巧妙地在日常讲学中,穿插讲述那些因权力而崛起、因欲望而成就霸业的故事,让孙权在不知不觉间,对权力的力量有了深刻认知。他潜移默化地引导孙权思考,身处乱世,唯有掌握权力,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保护身边之人,才能在这混乱的世间成就一番大业。孙权的内心,在这些有意的引导下,渐渐泛起了对权力的渴望。曾经那个单纯依赖兄长的少年,开始在心底勾勒属于自己的权力蓝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在张昭的影响下,逐渐蜕变。他不再是那个孙策眼中温顺、懵懂的小弟,思想和行为慢慢发生着改变。假以时日,当孙策再审视孙权时,定会惊觉眼前的弟弟已变得如此陌生,而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张昭那隐藏在学识传授背后的权力诱导,也预示着未来江东局势或许将因孙权的转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此刻,一切暗藏的波澜都隐匿于平静表象之下,那些尚未浮出水面的权谋与变数,都还是不为人知的后话。当下,孙策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他稳稳地跨坐在高头大马之上,目光坚定,望向远方,眼神中满是志在必得的豪情。在他身后,是整齐列队、士气高昂的江东子弟兵,他们手持利刃,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寒光。
随着孙策一声令下,大军浩浩荡荡地从会稽郡出发,向着豫章郡挺进。一路上,军旗烈烈作响,脚步声、马蹄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出征乐章。孙策心中怀着对胜利的憧憬,对兄长的报答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