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阎象的计策,当机立断,转身对着帐外高声喊道:“来人!”一名传令兵迅速入帐,单膝跪地,等候指令。袁术一脸严肃,言辞急促地说道:“速追去九江,告知雷薄,无需再从九江调兵支援汝南郡。本公命他即刻着手准备,亲自负责押运粮草,务必将粮草安全送达,不得有误!若有差池,提头来见!”传令兵领命,起身疾步出帐,片刻后,便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消失在夜色之中。
在汝南这边,张勋在与马超的交锋可谓吃尽苦头。马超麾下铁骑攻势凌厉,来去如风,张勋军队难以招架,节节败退。痛定思痛,张勋深知自身实力不敌,遂果断选择坚守不出,依托坚固城墙,紧闭城门,全心全意等待援军。
虽说此举略显被动,但张勋并非无能之辈,他深知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乃兵家大忌,唯有凭借严密防御,方可暂保周全。在他的严防死守下,马超这段时间确实难有大的进展。
此时,马超又听闻周瑜已在九江起兵,对袁术形成有力牵制。马超营帐内,烛火摇曳,徐庶、鲁肃与马超围坐在一起,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徐庶轻摇羽扇,打破沉默:“如今袁术腹背受敌,九江与汝南两地难以兼顾,正是我军扩大战果的良机。”鲁肃点头称是,紧接着说道:“袁术粮草运输线漫长,沿途防守必有疏漏,若能截断其粮草,袁术必定阵脚大乱。”
马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锐利光芒:“二位所言极是,只是派谁执行劫粮任务最为合适?”三人陷入沉思,脑海中同时浮现出一人——甘宁。
汝南之后,便是庐江、九江,江南一带水道纵横交错,犹如一张庞大的水网。袁术的粮草运输,很大一部分依赖这些水路。而甘宁的锦帆军,长期活跃于江上,对水网地形了如指掌。他们个个水性娴熟,战船操控自如,行动敏捷如鬼魅。在这复杂的水网中,锦帆军能发挥出独特的优势,神出鬼没地袭击袁术的粮草运输船队。故而,三人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甘宁。
马超即刻招来甘宁,将劫取袁术粮草的重任郑重交付。甘宁听闻,眼神瞬间亮如星辰,战意昂扬地抱拳领命:“末将定不辱使命!我锦帆部众久在江上讨生活,对那片水域熟稔无比。此番前去,定叫袁术的粮草有来无回!”
鲁肃手抚短须,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即便遣甘宁率锦帆军于江面上截获粮草,但若不设法给袁术施加更多压力,恐难让其将粮草运输重心完全倾向于水路。只有让他觉得陆地上押运粮草危机四伏,极不安全,才会更加倚重水上运输。”
徐庶听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子敬此言极是,而此事,岂不简单至极?”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接着说道,“咱们帐下的张绣,率领的宛城兵战力不凡。可让他率部绕道至汝南后方,深入庐江郡境内,袭扰袁术在陆地上的运粮队伍。如此一来,袁术必定对陆地运粮忧心忡忡,不敢再轻易将粮草交付陆路运输。届时,甘宁便可在江面上出其不意,斩获袁术的粮草。”
马超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头称好:“此计甚妙!阿绣善于长途奔袭,宛城兵作战勇猛,定能让袁术在陆地上的运粮线不得安宁。如此水陆配合,双管齐下,不愁袁术的粮草不断。”言罢,马超即刻招来张绣,将此计详细说明。张绣领命,眼神坚定,“主公放心,末将定率宛城兵完成任务,叫袁术的陆地运粮不得安生。”
马超目光炯炯,扫视众人后说道:“既如此,此次行动至关重要,就劳烦兴霸与阿绣一同走这一趟。兴霸在江上截粮,阿绣于陆地骚扰,相互策应,让袁术首尾难顾。”
甘宁与张绣相视一眼,齐齐抱拳,声音洪亮坚定:“主公放心,末将等定不辱使命!”语毕,二将转身,步伐沉稳有力,迅速出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