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苴咩城的大殿内,气氛异常凝重,王建满脸怒容,在殿内来回踱步,口中不断咒骂着:“好啊,朕的好义子啊!竟然都弃城而逃了!一个个都是贪生怕死的废物!”
殿内的群臣们个个神色凝重,低着头不敢与王建对视。
他们知道王建正处于盛怒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触怒龙颜,招来杀身之祸。
王建发泄了一通后,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但脸色依旧阴沉得可怕。
他的目光如冷箭一般,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冷冷地说道:“怎么了?一个个都不说话,莫不是心中也有了弃城而逃的想法?”
众人闻言心中一紧,纷纷低下头,不敢回应。
王建看向前排的王宗弼,开口问道:“宗弼,你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王宗弼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开口道:“王宗佶与王宗翰二人无视皇命擅自撤兵,此乃大罪,当解除他们兵权,召回问罪!”
王建的眉头皱了起来,心中涌起了一丝不悦。
王宗弼这个人虽然在战场上有些能耐,但在政治方面却实在是个短板,面对如今这样的局势,哪里还有什么能力去把那两个人召回京城问罪?
王建的目光从王宗弼身上移开,转而落在了前排的韦庄身上。
“韦相,对于这件事情,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才好?”
韦庄稍微犹豫了一下,迈出一步走出了队列。
“陛下,唐军来势凶猛,两位将军选择撤兵其实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提前撤退,恐怕几万大军都会全军覆没!”
王建冷哼了一声,“哦?韦相的意思是说他们二人弃城而逃情有可原?”
韦庄并没有被王建的质问吓倒,依然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解释道:“陛下圣明,唐军气势如虹,势如破竹,王宗翰和王宗佶所为虽然违反了军令,但这样做也算是保存了一部分实力。”
“臣认为当务之急并不是去追究他们二人的罪责,而是应该想出一个应对唐军的良策,如果在这个时候对他们问罪,恐怕会让众多将士人心惶惶。”
枢密使唐道袭驳斥道:“此二人这几年一直对陛下阳奉阴违,称呼陛下为大王,言语之中颇为不敬,这次擅自弃城让我们十分被动,若是不加惩处,其他将领会不会有样学样?”
韦庄言辞激烈地质问道:“你也知道他们阳奉阴违,他们会乖乖交出兵权回来领罪吗?若是逼急了,他们自立为王,我们又当如何?难不成还能派兵讨伐?”
“这....”
唐道袭一时语塞,意识到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众人都沉默不语,等待着王建的决断。
王建坐在龙椅上,眉头微皱,思考着韦庄和唐道袭的话。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