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天皇以及旧贵族又夺回了权力,他们仍旧想要维系自“大化革新”后的那一套固有的国内政治布局以及平衡,便是旧贵族们也知晓,若是答应了唐人的条件,那么他们这些依托天皇获得权势的贵族们,就啥也不是了。
日本方面仍旧固执地称呼汉军为唐人,本朝不是前宋,不会瞧不上强盛的唐朝,所以汉军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荣耀:你看,连倭人都得仰望咱们,觉得咱们跟唐朝一般强大!
所以坛之浦海战结束后,崇德天皇便迅速地将旧贵族以及新的武士阶层们团结在了一起,仍旧妄图死守本州岛。
王伦是不肯接受天皇投降,也不肯让日本作为中原的藩属国继续存在的,所以才会提出那个令对方无法接受的和谈条件。
日本如今还没有占据北海道岛屿,三岛之地大约六百万人口,足够朝廷用来练兵,不但训练水师,还可以训练新兵,只要占据了石见银山,哪怕对日本的战争再打个三十年,朝廷都承受得起!
若是佐渡金山也被顺利拿下,王伦觉得就是打个一百年他都愿意,反正民间义勇水师也参与了进去,占领的主力兵源靠朝鲜,朝鲜兵力枯竭,那就抽调草原部落。
实在不行,将来还有大理国、大越李朝被征服后的军队可以北调嘛,反正他是不会将太多汉人士兵的性命消耗在日本的。
按照度支司的估算,去年东征日本的各种消耗,朝廷的财政投入,大约相当于已经掌握了的丝绸之路的税收。
岳飞还在继续向西、向南探索,这意味着一条丝绸之路就可以维持朝廷在日本方向战事、占领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况且对日本的掠夺和占领,收益正在逐步稳定,未来可期的是会继续提高,若单单以两三年的投入和产出对比,对日本的征服显然是吃亏的,但若是将时间放得更长远一些,保守估计最多十年,收益就是巨大的。
“长门国的大藏氏前月派来使者,倭人妄图派大军闯入,故而请求我大军支援。”呼延庆向刘锜介绍地说。
阮小五领水师就在长门国西面外海游弋,此时大约停驻在某个小岛上,是可以随时快速支援长门国的。
显然大藏氏担心的是日本天皇方面会趁着飓风来袭强行出兵,但对于汉军而言,日本中央与地方内斗越乱,对朝廷就越是有利。
本州岛西部诸国打得乱了,汉军才更容易完成对这一地区的征服不是?
刘锜很谨慎地没有发言,他是刚从朝鲜行省来到九州岛的,还不熟悉情况,先了解了更多再建言也不迟。
折彦质却说:“却也未必拘泥于一路攻将过去,等飓风停歇,不如集结大量船只,自筑前国沿外海直入石见国,先将那银山给占据了!”
他提出来的就是蛙跳战术了,简而言之,汉军的进攻路线,不再是越过长门水道进入长门国,也不走陆路进攻石见国,而是继续凭借水师之利,直插过去。
这就要考验水师的运输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