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下设信鸽局,朝廷也鼓励民间百姓养鸽子,只是信鸽往往只能够定点投放传递消息,所以朝廷的制度,信鸽与传令兵都要派出的。
坛之浦海战的作战过程,在参与的水师将领眼中,实在没有什么新意,唯一值得记忆的,不过是日本方面集结了超过一千艘船只。
但海战从来都不是靠数量取胜的,朝廷水师船坚炮利,将士们众志成城,怎么可能会输?
阮小五以先锋击破日本水军左翼后,藤原赖长第一时间后撤,却被阮小二下令,右翼的张顺死死咬住,阮小七从半路切断,又截断了来不及撤退的二百余艘日本船只。
于是坛之浦海战,半日之内,日本方面损失了三百余艘船只,次日下午,朝廷水师继续向东进发,在千珠岛追上了日本水军,第二次海战爆发。
在千珠、满珠两座小岛之间,水师再一次大获全胜,这一次来不及逃走的源为义战死,尸沉大海,没有被汉军俘虏。
藤原赖长再次后撤,逃向了备后国,却被突然出现的狄成领义勇水师死死拦住。
狄成本来在日向国坐镇,他的任务只是负责教导义勇水师如何作战,并负责居中调和工作,所以冒进闯入伊予国海域的淮北行省义勇水师被伏击,责任并不在他。
但狄成很是不爽,将淮北、江南、浙江诸行省义勇水师头目召集到一处,训斥了一番,就要带领他们报仇。
义勇水师主要任务就是掠夺九州岛人口为奴隶,他们勉强算得上是民兵,本就是民间船队的护卫力量,自然也不甘心吃了一次大亏。
于是狄成挑选了六十多艘精锐义勇水师战船,闯入了濑户内海,他原本是打算协助阮小二在长门水道防线的海战,但水师连战连捷,狄成在俘虏了一艘逃走的日本小船、得知了消息后,立刻向备后国方向赶来。
发誓报仇的淮北义勇水师冲在最前面,他们抽调了从淮北赶来的最大的几艘民船,在船首蒙了铁皮、安了撞角,带着一股自杀式的勇气,从侧后方冲了进来。
义勇水师的民船防御力不如水师战船,优势也不过是船身高大,若日本水军能够沉住气,义勇水师未必是敌手。
但可惜的是,接连两次惨败,已经吓破了倭人的胆量,当三行省的义勇水师船队出现时,残存的日本船只顿时开始慌乱地逃走。
在义勇水师陷入苦战后,张顺的船队第一个抵达战场,看到水师战船出现后,还在抵抗、妄图逃出义勇水师阻拦的日本船队士气彻底崩溃。
于是备后国外海的第三次海战,朝廷水师联合义勇水师,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战前的主战派人物,只有藤原赖长狼狈逃了回去,源为义、源师赖等十余名贵族战死,跌落海中不知所终的倭军将领,已经无法统计。
对于阮小二而言,击破一群连义勇水师都不如的倭人水军,貌似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所以他就借用了白江口之战的史料记载描述当做捷报。
但对于日本而言,这是一次比唐朝白江口之战更加惨烈的海战,汉军不但打到了家门口,而且一战彻底消灭了日本的海上抵抗力量,日本该如何应对接下来必然发生的、汉军登陆作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