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中感激,又见虬髯客行事果敢,有了爱才之意,便道:“虬髯兄,何不随我同回高丽,日后效命沙场,你我兄弟作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呢!”
虬髯客笑了笑,拱手道:“多谢大人厚爱,只是在下无意于尘世的功名利禄,余生只想浪迹天下,与逍遥为伴。”
李世民见虬髯客心意已决,也不再多言。
很快,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一行人迅速启程,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夜色中,李世民回头望了一眼邺城的方向,仿佛是在暗暗发誓一样:此生此世定要再回此地!我们到那时且再看看谁成了操刀之人吧!
夜色深沉,海风呼啸,从河北返回高丽的大船在波涛中稳稳前行。
船舱内,李世民、李靖与尉迟恭围坐一桌,桌上摊开一张中原地图,烛光摇曳,映照出三人凝重的神色。
李世民手指轻轻敲击着地图上的江东建业,目光如炬,沉声道:“曹操虽势大,但其年事已高,且性情多疑,麾下谋士武将虽多,却各怀心思。我观其内部已生裂痕,败亡之日不远矣。而刘琦坐拥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险,假以时日,必成一方霸主。若能与他联手,共击曹魏,中原可定!”
尉迟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拍案叫道:“将军真乃是高见!若真能如此,我大军便趁势南下,占据幽州,传檄一股而平中原,问鼎天下!”
李世民将目光看向李靖,相比于尉迟恭的一脸兴奋,他却是眉头微皱,沉吟片刻后,缓缓开口道:“世民兄,此计虽妙,然在下却有几处隐患,不得不虑。”
李世民抬眼看向李靖,微微一笑:“药师兄有何顾虑,但说无妨。”
李靖指着地图上的长江,沉声道:“其一,刘琦占据江东,其人果敢坚毅,素来有争霸天下之志,近来驱兵直入江东,孙权已有累卵之危。我们岂能如此容易便与之达成盟约,这着实尚属未知。其二,我们从海路奇袭建业,虽可出其不意,但海上风浪难测,且江东水军精锐,若稍有差池,恐有全军覆没之险。”
李世民听罢,神色依旧从容,缓缓道:“药师兄所虑极是,但此两点,我已有应对之策。”
他手指点向荆州的地方,道:“刘琦虽是一代雄主,其麾下又多智谋之辈。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更加清楚,如今他们荆襄的对手第一是孙权,第二便是曹操。而我们,在他们的眼中不过是弹丸之地,不足挂齿。既然我们主动将橄榄枝抛给他们,他们必定会十分情愿和我们合作,共击曹操!再说了,他们现在一心想攻灭江东。可建业城池坚固,又仰仗长江天险,岂是他们仓促可以攻下的!我们则正可以出其不意将其拿下,这样一来,刘琦又岂会不信?”
顿了顿,李世民又指向海路,道:“至于海上风浪,我们可择风平浪静之时出海。并且我在此次出使前已觅得一位能人,已经命他打造了一批坚固战船,足以抵御风浪。到时我们直取建业,他们一心抵御刘琦,未必能及时反应!”
李靖听罢,眉头稍展,但还是有些顾虑:“世民兄深谋远虑,李靖佩服。只是就算你所说的这些都可以实现,那高丽王呢?他岂会答应你呢?”
“这一点嘛……”
李世民微微一笑,将手中的酒杯端起,轻轻抿了一口,嘴角露出了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等来日到了高丽,自有分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