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荨的脚步沉稳而缓慢,向着航母机库的深处迈进。浓烈的机油味裹挟着金属特有的气息,在空气中肆意弥漫。机库内,各类舰载设备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地勤人员往来奔忙,身影在设备的间隙中频繁闪现,忙碌而有条不紊
终于,在机库的正前方,歼 - 35宛如一座闪耀的钢铁丰碑,静静地伫立着。它恰似一头即将展翅的雄鹰,机身线条流畅而犀利,完美地融合了空气动力学与隐形设计的理念
每一处棱角、每一道曲面,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是科技与智慧的结晶,无声地见证着中国航空工业从艰难追赶到傲然超越的辉煌历程
机首微微上扬,尖锐的雷达罩下,隐匿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这雷达如同雄鹰敏锐的双眼,能在海天相接的广袤区域,精准捕捉任何细微的目标信号,让一切潜在敌人无所遁形
倾斜的双垂尾不仅大幅增强了飞机在复杂气流中的稳定性,更赋予它一种与生俱来的战斗气息,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云霄,撕裂苍穹
宽大的机翼充满力量感,机翼折叠处的精密机械结构,将现代工业的精湛工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刻,翼下挂载点虽空空如也,但不难想象,一旦进入战时状态,这里将挂满先进的霹雳 - 15远程导弹。届时,歼 - 35将凭借超视距打击能力,从遥远的地方对敌方目标发动致命突袭
机身表面,特殊的隐形涂层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这涂层就像一层无形的护盾,能有效散射和吸收雷达波,让歼 - 35在敌方雷达屏幕上宛如鬼魅,难以被察觉
机身上的铆钉排列得整整齐齐,每一颗都经过精雕细琢,它们不仅是连接机身部件的纽带,更是中国军工卓越品质的生动见证
郑荨绕着歼 - 35缓缓踱步,看到地勤人员正全神贯注地进行检查和维护。有的手持检测仪器,对飞机的电子设备进行细致排查;有的俯身检查起落架,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隐患;还有的与同伴轻声交流数据和注意事项,眼神中满是对这架战机的珍视与担当
在航母机库这个独特的空间里,歼 - 35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它既是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更是中国海军驶向深蓝的希望灯塔。郑荨和随行众人默默伫立,凝视着眼前的歼 - 35,一时间,机库内安静得只能听见人们的呼吸声
许久,郑荨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转头看向林凡,急切地问道:“我能让系统开启跨界光幕吗?我想让先辈们也看看咱们的歼 - 35!”
林凡微微一怔,随后将目光投向小周。小周走上前,神色有些无奈:“可以是可以,但你必须严格控制光幕的传播范围,绝不能让信息大范围泄露。”
在小周仔细检查后,郑荨怀着激动的心情,调整好自己的站位,确保自己和歼 - 35都能出现在跨界光幕之中
她朝着光幕用力挥手,大声喊道:“先辈们,快看看!这就是歼 - 35!之前给你们展示过歼 - 20,它属于重型空优战斗机,凭借出色的机动性、隐身性和航电系统,专门负责夺取制空权,对抗敌方先进战机
但歼 - 20并不适合在航母上起降。而歼 - 35作为中型多用途战斗机,不仅空战能力出众,对海、对地攻击同样不在话下,它能在航母上顺利起降,极大满足了海军舰载机多样化的作战需求!”
在跨界光幕的另一头,不同时期的试飞大队,仿佛被一条无形的时光之线串联起来,共同凝视着这架歼 - 35,往昔与当下在此刻交织
上世纪50年代,空军试飞组的几位老试飞员身着朴素的飞行服,戴着皮质飞行帽,紧紧盯着光幕,眼中满是惊叹
为首的试飞员缓缓伸出手,似乎想穿过光幕触摸歼 - 35,声音略带颤抖:“我们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试飞引进的飞机,条件十分艰苦,摔了不少跟头
可如今,咱们竟能造出如此先进的战机!这流畅的线条,这先进的装备,咱们中国航空,真的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