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兄都不靠谱,生母也去世了,如今能出了咸安宫甚至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好事。
但姜莘莘看她容貌清丽,举止端庄大方,可见太子妃在世的时候,对她的教养是用了心的。
不管怎么说,姜莘莘对这位淑慎公主释放了十足的善意:“公主就住上下天光吧,离镂月开云比较近,那边冬日里也有些景色看。”
“早晨不必过来,本宫自己也起不来呢,用过了早膳过来陪本宫说说话就是了,闲了就找宝亲王领着你在园子里四处逛逛也行。”
“再不然,去畅春园那边找太妃们说说话也是好的,那边还住着恒媞公主,只是她年纪小,你们姐妹怕是说不到一块儿去。”
而淑慎公主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十分领受姜莘莘的热情。
舟车劳顿一回,姜莘莘说完就让淑慎公主回去上下天光安置了,临走的时候当然没忘了给淑慎公主见面礼,都是些衣裳首饰并摆件儿,还有食材药材之类,最紧要的当然是两千两的银子并一匣子价值一万两两的金瓜子。
淑慎公主身边的老嬷嬷也是太子妃身边的老人了,见了那两千两银子跟那一万两的金瓜子,总算相信了姜莘莘的热情并不虚假,老嬷嬷更是忍不住感慨道:“往日里只是听旁人说皇后娘娘是个比九贝勒还要厉害的点金手,如今咱们可真是见着真佛了!”
淑慎公主也忍不住咂舌。
她本人并不是金钱为粪土,她母亲太子妃当年的嫁妆可谓是冠绝诸位皇子福晋,但随着废太子被圈禁十几年的时间,她的嫁妆便开始一年年地缩水,到了她这个女儿手里的,只有区区几千两的现银,并一些颜色暗淡、款式过时的首饰了。
但见姜莘莘不过是初次见面就这样几万两的大手笔,淑慎公主当然不会怀疑姜莘莘的好意,毕竟她若是个男子,身上或许还有些许利益可图,但她偏偏只是个公主,还不是正经的公主,将来或许都不会和亲。
没错,淑慎公主相信自己不会去和亲,毕竟前头出嫁的公主郡主们就没有一个去和亲的,哪怕她们嫁了蒙古人,也都是留在京城,并没有去草原居住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若不是姜莘莘当真和蔼可亲,她这个淑慎公主还有什么能叫姜莘莘图谋的呢?
“皇额娘慈爱,听说从前朝瑰姑姑差点儿被送去准噶尔和亲,都是皇额娘从中转圜,才让朝瑰姑姑留下京城,嫁了佟佳氏的岳兴阿。”
“如今我虽然只是皇额娘的养女,可按照皇额娘一贯的做派来看,将来我也不会嫁去蒙古和亲,就算要和亲,大抵也是蒙古那边送人来京城。”
“所以啊嬷嬷,如今我可要抓住这个现成的好机会,不能真让咱们理密亲王府彻底没了声息。”
老嬷嬷对淑慎公主的话只赞同一半,“公主如今大了,愿意为家中兄弟姐妹考虑一二也是寻常。可弘晳阿哥才做下了一些事情,如今理密亲王府不好再出头了。公主也别如民间有些女子一般,恨不得将夫家的一切都搬回娘家去,只让理密亲王府不被旁人欺凌就够了。”